首页 > 大学详情

A533   中南大学

综合 / 公办 / 本科    官网: http://zhaosheng.csu.edu.cn/ http://www.csu.edu.cn/

双一流985211卓越计划

收藏

湖南 长沙市

学校简介
招生简章
招生情况
学科评估
校园风光
25年招生计划
奖学金
  电话咨询: 0731-88830995   邮箱地址: admis@csu.edu.cn   联系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南路932号
  官网地址: http://zhaosheng.csu.edu.cn/ http://www.csu.edu.cn/   隶属于: 教育部   重点学科: 18个
  硕士点: 46   博士点: 35   院士人数: 17人     学生人数: 5万人
  占地面积: 4755 亩   创建时间: 2000年   国家学科: 23 个     国家实验室:17 个
中南大学是一所学科齐全、工学和医学见长、具有优良办学传统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也是国家“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的高水平大学。2000年4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由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现任校党委书记为高文兵同志,校长为黄伯云院士。
  学校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长沙市,依巍巍岳麓,临滔滔湘水,山水交映,花木繁 茂,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现有工学、理学、医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哲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辐射军事学、农林学。下设30个二级学院,有本科专业76个;成立了研究生院,有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82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4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和工科教学基地5个。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2人,博士生导师578人,教授及其他正高职称人员850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职称人员1663人。有来自全国31个省市和世界3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全日制在校学生5万多名。
  学校综合办学条件优良,基础设施齐备。现占地面积336万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17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6.73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419.49万册,电子书刊总量达41.50万册,文献数据库达92种,基本实现了馆藏中文图书全文数字化和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的转型。学校建有学术交流中心、科教大楼、体育场馆、活动中心、游泳池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为全校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学术和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计算机网络将各校区联为一体,信息高速公路使学校与世界共享精彩。学校还拥有以“南湘雅、北协和”享誉中外的湘雅医院等3家设备先进、水平一流的“三级甲等”附属医院。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聚三校数十年建设与发展之合力,迎着喷薄而出的新世纪太阳诞生的中南大学,正肩负着历史重托,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为实施科教兴国伟大战略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国家一流专业
批次 专业
第一批 自动化 医学检验技术 冶金工程 药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土木工程 思想政治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生物科学 社会学 软件工程 临床医学 矿物加工工程 交通运输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化学工程与工艺 护理学 工商管理 工程管理 法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地质工程 测绘工程 采矿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安全工程
第三批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统计学 数字出版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生物信息学 人工智能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 车辆工程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地理信息科学 铁道工程 通信工程
省一流专业
批次 专业
第一批 智能科学与技术 预防医学 应用物理学 应用化学 英语 音乐表演 信息与计算科学 信息安全 消防工程 生物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麻醉学 口腔医学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 建筑学 会计学 环境工程 航空航天工程 行政管理 汉语言文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第三批 视觉传达设计 日语 临床药学
0

收藏夹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