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详情

A004   北京交通大学

工科 / 公办 / 本科    官网: https://zsw.bjtu.edu.cn https://www.bjtu.edu.cn/

双一流211卓越计划

收藏

北京 北京市

学校简介
招生简章
招生情况
学科评估
校园风光
25年招生计划
奖学金
  电话咨询: 010-51688441   邮箱地址: jwss@bjtu.edu.cn   联系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上园村3号
  官网地址: https://zsw.bjtu.edu.cn https://www.bjtu.edu.cn/   隶属于: 教育部   重点学科: 8个
  硕士点: 52   博士点: 24   院士人数: 12人     学生人数: 2万~3万人
  占地面积: 1000 亩   创建时间: 1896年   国家学科: 5 个     国家实验室:2 个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学校位于首都北京,东邻2008年奥运会的西部交通枢纽--西直门立交桥,西伴灵秀博雅的国家图书馆。学校占地64万平方米,迄今已有110年的历史,她的前身--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高等学府。1923年学校始称北京交通大学。新中国成立后,经政务院定名为“北方交通大学”,毛泽东主席任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院士为校长,并于1951年亲笔为学校题写 了校名。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重新恢复使用“北京交通大学”校名。如今,学校已建成了以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为主,兼有成人高等教育、网络教育等多层次办学体系。学校当前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把北京交通大学建设成为以信息、管理等学科为优势,以交通科学与技术为特色,工、管、经、理、文、法、哲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开放式、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是1961年国家首批确定的重点大学,是首批拥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也是首批有资格培养外国留学生的大学。“九五”期间学校首批获准启动“211工程”建设,1997年首批被评为全国本科教学优秀学校。 
  学校设有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交通运输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软件学院以及研究生院、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拥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产业经济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信号与信息处理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拥有38个本科专业,102个硕士点,2类专业学位授权点(工程硕士及MBA),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其中自主设置17个),8个博士后流动站,有5个学科被教育部批准设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学校现有38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41个实验室,其中包括10个部级开放实验室、2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认证中心。学校建有现代化的图书馆,拥有千兆网络平台,藏书120多万册,中外文期刊近4000种,还有大量缩微、声像、光盘和网络数据库等多种媒体的文献资料。大量采用数字技术,配有电子阅览室、非书资料阅览室,全部使用计算机检索和管理。学校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拥有大量的多媒体教室,新建多功能外语语言综合实验中心,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向学生提供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信息。校园计算机网络居国内先进水平,现在已经形成了有线网和无线网互补,IPv4与IPv6共存,教育网与电信网双出口并存,校园网和一卡通网独立运行又互相联通的多种类、多协议、多层次的网络格局, 校园网和宿舍网信息点数达到3.7万个,学生不但可以在教学区的公共计算机机房和宿舍里联入互联网,还可以在图书馆和自习教室通过无线上网方式实现网络互联。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8名,教授226人,副教授52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40%。迄今已培养了本科毕业生六万余名,硕士和博士毕业生6000余名,造就了一大批知名学者、工程技术专家和高级管理干部。目前,全日制各类在校学生有近2万名,其中本科生近14000名,博士、硕士研究生、MBA、EMBA等近6000名。  
        学校科技工作蒸蒸日上,汇集了大批学术造诣深厚的科研人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73”计划等国家科研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都有较大增长。学校作为主要牵头单位,承担了国家“十五”四大工程之一的“青藏铁路”建设的前期科研工作;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完整的GSM-R技术实验室,填补了中国铁路无线通信技术的空白;全面参与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科研经费逐年大幅增加,“十五”期间科研合同经费较“九五”期间增长了150%;三大检索数同期增长197%,其中2005年公布数在全国高校排名SCI40位,EI33位,ISTP17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PV6无线移动路由器科研成果获北京市科技成果进步一等奖,并被列入2006年国家产业化项目。 
        对外合作与交流日益广泛。我校是国家批准的首批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等院校,迄今,共培养留学生和访问学者1200余名,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十几个国家的57所大学及西门子、NTN、ABB等国际著名高科技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先后聘请了1000多名外国专家教授来校讲学和任教,近30位知名学者担任名誉教授和顾问教授,多次主办或承办了大型国际学术会议。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我校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理工大学联合招收、培养国际工商管理硕士。部分本科专业可选拔优秀学生到国外联合培养学校留学,近几年有100多名本科生赴比利时Group T鲁汶工学院学习。 
        学校一贯重视学生素质教育,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近年来,交大学子在国际、国内的各项竞赛中频频取得优异成绩,充分展示了学校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2000年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中,我校荣获全国冠军。2002年2月,我校首次组队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取得了两个一等奖和两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同年在北京市非数学专业大学生数学竞赛中,我校获得四个一等奖、七个二等奖和十个三等奖的好成绩。2002年12月参加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中国赛区复赛,取得小组第一,获得全国总决赛的决赛权。2003年在第二届红河杯CCTV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中我校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在2004年底举行的“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中,我校获得全国一等奖7个、二等奖28个、三等奖32个的好成绩,此成绩在全国排名第二、北京排名第一。  
        学生的文艺、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我校是最早被批准具有招收文艺特长生资格的高校之一,也是具有体育特长生招生资格的高校。学生艺术团在国内外比赛中多次获大奖,其中交响乐团、合唱团、管乐团、舞蹈团在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中多次获得一等奖,并于2004年在人民大会堂成功地演出了《长征组歌》,学生艺术团和合唱团在2005年7月份举行的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比赛中获得了两个一等奖。近年来,学校各项体育代表队在全国及北京市大学生体育比赛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有近百人的高水平运动队,其中羽毛球队在近年全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等重大比赛中获得过甲组男女团体、男女单打、男女双打、混合双打及混合团体等所有项目的冠军,共获得14块金牌,在北京市及全国高校羽毛球界产生了较大反响。
        以人为本,培育英才,是学校一贯坚持的育人理念。近年来,学校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式的改革。学校实行学分制,学生根据所修学分情况可申请提前或延期毕业,学生在培养计划框架内有较大的选课自主权;在教学组织上,对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系列等大面积公共课实施分级教学;对确有特殊专长的学生,经过专家认定,可以制定特殊培养计划以利于专长发展;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实行主辅修双专业制。在校学生可申请攻读第二专业,每年有15%左右的本科生免试推荐研究生或硕博连读。
       “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一流人才”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近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2005年获国家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二等奖9项,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0项,二等奖7项。近三年,我校有7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15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39门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6种教材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  
        先进的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教学环境、雄厚的办学实力使学校的声誉日益提高,吸引了大批优秀高中毕业生及有志青年踊跃报考,学校的生源质量逐年提高。北京交通大学全体师生在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鼓舞下,正满怀雄心壮志,传承优良传统,比肩社会进步,延续交大根植于北京创造的崇高声誉和魅力,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国家一流专业
批次 专业
第一批 信息与计算科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物流管理 土木工程 通信工程 软件工程 临床医学 经济学 交通运输 交通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会计学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电子商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车辆工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
第二批 金融学 护理学
第三批 视觉传达设计 应用物理学 信息工程 西班牙语 网络与新媒体 数字媒体艺术 能源与动力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环境设计 环境工程 工程力学 财务管理 保密管理
省一流专业
批次 专业
第一批 铁道工程 机械工程 法学 传播学
第二批 数学与应用数学 城乡规划 保密技术
第三批 人工智能 葡萄牙语
0

收藏夹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