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详情

A5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财经 / 公办 / 本科    官网: http://bkzs.zuel.edu.cn/ http://www.zuel.edu.cn/

双一流211

收藏

湖北 武汉市

学校简介
招生简章
招生情况
学科评估
校园风光
25年招生计划
奖学金
  电话咨询: 027-88387338,027-88386200,027-88386181   邮箱地址: zsb@znufe.edu.cn   联系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
  官网地址: http://bkzs.zuel.edu.cn/ http://www.zuel.edu.cn/   隶属于: 教育部   重点学科: 5个
  硕士点: 17   博士点: 7   院士人数: 暂无信息     学生人数: 2万~3万人
  占地面积: 2800 亩   创建时间: 1948年   国家学科: 8 个     国家实验室:1 个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南湖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南湖湖畔,首义校区位于历史悠久的黄鹤楼下。
  学校前身是1948年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创建,并由第二书记陈毅担任筹备委员会 主任的中原大学。1953年,在全国高等院校调整中,以中原大学财经学院、政法学院为基础,荟萃中南地区六省多所高等学校的财经、政法系科,分别成立了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1958年,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及中南政法干校、武汉大学法律系合并成为湖北大学。"文革"期间,教育事业遭到严重摧残,1971年湖北大学改名为湖北财经专科学校。1978年1月,湖北省批准学校更名为湖北财经学院,并成为首批恢复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高校之一。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湖北财经学院由财政部及湖北省双重领导,以财政部为主。1984年12月,以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为基础,恢复重建中南政法学院,归司法部领导。1985年9月,湖北财经学院更名为中南财经大学,邓小平亲笔题写了校名。2000年2月,国务院批准教育部的方案,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合并,并于2000年5月26日组建成新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年9月,学校跨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学校下设人文学院、经济学院、财政税务学院、新华金融保险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公安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信息学院、安全科学与管理学院等十三个学院。现有正式教职工2507人,其中师资总数1456人,教师中教授236人,副教授614人,博士生导师87人;学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部、省级重点学科19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学校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四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本科专业41个、硕士点64个、博士点32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并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法律专业硕士(JM)、会计专业硕士(MPAcc)、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各层次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地区学生的招生权;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8746人,硕士生3654人,博士生511人,成人教育学生6000余人;学校占地3200余亩,建筑面积76万余平方米,是全国最早开通校园网络的百所高校之一,图书馆藏书281万册,会堂可与专业剧场媲美,单元式学生公寓接连耸立;学校运动场曾作为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运动会主会场和主赛场,又曾作为全国足球甲级联赛赛场;校园内绿树掩映、湖光潋滟,晓南湖景色优美。
  学校拥有一批在学术上有相当造诣,在国际国内财经学界、法学界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的资深学者,37名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8名教师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和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
  "七五"时期以来,学校教师共承担完成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400余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重大攻关科研项目100项,教育部、财政部和司法部等科研课题180项。1979年以来,共取得科研成果近3万项,其中专著1300余部,教材1700余部,论文21000余篇,在国外发表成果500余项。
  在对外学术交流方面,学校与欧洲、亚洲、美洲、澳洲的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合作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关系。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先后为国家培养各层次学生累计近 20万人,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国家教育部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校师生员工将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大学而努力奋斗!
国家一流专业
批次 专业
第一批 侦查学 投资学 市场营销 农林经济管理 旅游管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 经济统计学 金融工程 会计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法学 财政学 财务管理
第二批 税收学 商务英语 经济学 金融学
第三批 应用统计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新闻学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贸易经济 行政管理 国际商务 电子商务 保险学
省一流专业
批次 专业
第二批 治安学 哲学 网络与新媒体 汉语言文学
第三批 日语 劳动关系 金融数学 环境工程 国际政治 广播电视学 公共事业管理 工程造价 工程管理
0

收藏夹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