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详情

A574   华南师范大学

师范 / 公办 / 本科    官网: http://zsb.scnu.edu.cn https://www.scnu.edu.cn/

211双一流

收藏

广东 广州市

学校简介
招生简章
招生情况
学科评估
校园风光
25年招生计划
奖学金
  电话咨询: 020-85211098,020-85211097   邮箱地址: zsb02@scnu.edu.cn   联系地址: 石牌校区: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55号,大学城校区: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378号,南海校区: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桃园东路,汕尾校区:广东省汕尾市城区马宫街道香江大道西55号
  官网地址: http://zsb.scnu.edu.cn https://www.scnu.edu.cn/   隶属于: 广东省   重点学科: 4个
  硕士点: 33   博士点: 20   院士人数: 10人     学生人数: 3万~4万人
  占地面积: 3025 亩   创建时间: 1933年   国家学科: 7 个     国家实验室:1 个
华南师范大学始建于1933年,是一所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齐全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广东省属高校中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现有广州石牌、广州大学城和南海3个校区,占地面积共3079多亩, 校舍面积共126万平方米,其中多功能信息化图书馆3座,总建筑面积达8.8万平方米 ,藏书320多万册。校园环境优美,景色怡人,人文景观遍布,文化气息浓厚, 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学校共有24个学院和1个学系,67个本科专业,有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5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2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教育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和体育硕士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和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涉及到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 , 8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国家重点学科(含1个重点培育学科),2个广东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8个广东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9 个国家 “ 211工程 ”重点建设学科,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7个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广东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还拥有1个教育部部省共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基地、5个广东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此外,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广东网络图书馆、广东高校建筑规划设计院等机构均设在学校。
  70多年来,学校数易校名,几度迁徙,虽历经沧桑,却弦歌不辍。一代又一代华师人秉承勷勤大学师范学院 “ 研究高深学术,养成社会之专门人才 ” 的优良传统,承传南方大学 “ 忠诚团结,朴实虚心,勤劳勇敢,实事求是 ” 的革命精神,践行 “ 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 ” 的校训,筚路蓝缕,薪火相传,共同铸就了学校今天的繁荣与发展。
  学校自建国之初就开始面向全国招生,现招生范围包括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台、港、澳地区。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 28070人,硕士研究生4543多人,博士研究生380多人,博士后在站人员60人,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俄罗斯、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33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1087人,形成了学士 —硕士 —博士 —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教师队伍结构良好、水平较高,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现有教师1700多人,其中教授300多人,副教授500多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600多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研究生学历的近1400人。在教师队伍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珠江学者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7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和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共1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 “两课”优秀教师各1人;南粤优秀教师、南粤杰出教师、南粤教坛新秀、广东省高校师德标兵等共5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23人。此外,还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其他荣誉称号获得者。
  学校办学条件优越。学校计算机网络建设起步早,网络设备先进,网络应用广泛,在全国师范院校中,华南师大是第二所联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高校,也是全国100所首批联入 CERNET 和 INTERNET 网的高等院校之一。目前,学校计算机网络在建设速度、建设规模、覆盖范围、网络主干1000M高速接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网,以及上网的人数、上网的主机数、应用系统的开发和使用情况、网上教学和远程教育的应用等方面,均处于国内师范院校的前列。
  学校充分发挥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教师教育的特色优势,积极广泛开展对外交流活动。目前已与美、英、法、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韩国等40多个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60余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密切的教育与学术交流合作关系;与全国多个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部队单位进行广泛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合作。
  目前,学校正秉承70多年办学的优良传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坚持以教师教育为优势,坚持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相结合,积极构建现代化、开放式、综合性的办学体系,为把学校建成为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
国家一流专业
批次 专业
第一批 英语 心理学 小学教育 物理学 思想政治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生物科学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软件工程 旅游管理 历史学 经济学 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化学 汉语言文学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地理科学
第三批 传播学 公共事业管理 运动训练 学前教育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物流管理 生物工程 社会工作 日语 人力资源管理 马克思主义理论 金融学 管理科学 财务管理
省一流专业
批次 专业
第一批 应用心理学 音乐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生物技术 美术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第三批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文化产业管理 网络工程 通信工程 特殊教育 会展经济与管理 环境科学 俄语 产品设计 材料化学
0

收藏夹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