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详情

A631   重庆医科大学

医药 / 公办 / 本科    官网: https://bzkzs.cqmu.edu.cn/ http://www.cqmu.edu.cn/

收藏

重庆 重庆市

学校简介
招生简章
招生情况
学科评估
校园风光
25年招生计划
奖学金
  电话咨询: 023-68485358,023-65714673   邮箱地址: zhaoban@cqmu.edu.cn   联系地址: 重庆市渝中区医学院路1号
  官网地址: https://bzkzs.cqmu.edu.cn/ http://www.cqmu.edu.cn/   隶属于: 重庆市   重点学科: 4个
  硕士点: 12   博士点: 7   院士人数: 暂无信息     学生人数: 2万~3万人
  占地面积: 2650 亩   创建时间: 1956年   国家学科: 4 个     国家实验室:5 个
 重庆医科大学创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而成。原名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2008年教育部、重庆市《部市战略合作协议》确定为重点建设大学。
       学校由位于渝中 区的袁家岗校区和位于重庆大学城的缙云校区组成,校园总面积2550亩。其中,缙云校区占地2100余亩,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
        学校具有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港澳台学生和外国留学生资格。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6000余人,其中研究生近5500人,本科生18000余人,留学生467人。
        重庆医科大学现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个;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12个,二级学科76个;在“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临床医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排名全国前列。现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实验动物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5个,省级人文社科基地1个,另设有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院士专家工作站”。学校开设27个本科专业,其中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等10余个专业为国家级、市级特色专业。
       学校设有19个学院、系、部,以及研究生院、生命科学研究院。有“973”首席科学家2人、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4人、“长江学者”3人,专任教师1979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371人、博士生导师208人,以及 “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等高层次人才近百人。现有附属医院6所(综合性医院4所,儿童医院、口腔医院各1所)。在《2011年中国最佳医院综合排行榜》(全国100所)中,附属儿童医院、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分别排名第49位、第68位、第94位。各附属医院共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个,居全国前列。医院开放床位10000余张,年门诊量630余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近24万人次。另有3所附属医院正在建设阶段。此外,有9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和30多所教学医院分布在重庆、四川及深圳等地。
        学校坚持自主创新,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十一五”以来,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计划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0余项。获各类科技成果奖励190余项,其中何梁何利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80余项,2008年、201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学校独立研制的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海扶刀)属世界首创,是我国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医疗设备。实现产业化以来,海扶系列设备已在全国1000余家医院投入使用,出口欧盟、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2011年底,学校申请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球形聚焦集声系统”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 成为该基金会成立以来最大的资助项目。  
        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近年来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比利时、新西兰、韩国等国家近20所高水平大学开展研究生、七年制和本专科生联合培养和交流,以及科学研究项目合作。与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联合培养七年制学生。 
        建校50多年,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医疗服务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为我国的医学教育和卫生事业发展以及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全体重医人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正在为建设国际化、开放型的高水平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国家一流专业
批次 专业
第一批 预防医学 医学检验技术 药学 口腔医学 护理学 儿科学 临床医学 生物医学工程
第二批 医学影像学 麻醉学 临床药学 基础医学 法医学
第三批 中药学 应用统计学 医学影像技术 医学实验技术 口腔医学技术 精神医学
省一流专业
批次 专业
第一批 中医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公共事业管理
0

收藏夹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