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详情

A291   南京工业大学

工科 / 公办 / 本科    官网: http://zhaosheng.njtech.edu.cn http://www.njtech.edu.cn/

卓越计划

收藏

江苏 南京市

学校简介
招生简章
招生情况
学科评估
校园风光
25年招生计划
奖学金
  电话咨询: 025-58139090   邮箱地址: zhaosheng@njtech.edu.cn   联系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浦珠南路30号
  官网地址: http://zhaosheng.njtech.edu.cn http://www.njtech.edu.cn/   隶属于: 江苏省   重点学科: 5个
  硕士点: 22   博士点: 6   院士人数: 5人     学生人数: 2万~3万人
  占地面积: 4000 亩   创建时间: 1902年   国家学科: 1 个     国家实验室:1 个
南京工业大学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是一所以工为主,理、管、经、文、法、哲、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于2001年由原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体制改革试点高校。原南京化工大学的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15年的同济医工学堂机师科,均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雄厚的办学实力。
  学校拥有学院 (部)26个,各类学生近3万人,教职工2800余人,高级职称近90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863”计划领域专家委员会专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入选者9人,江苏省创新创业人才2人,江苏省特聘教授2人,江苏省教学名师4人,省双创计划入选者1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创新团队4个。拥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一级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2个、省重点学科8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1个、硕士专业学位点3个、工程硕士授予领域19个、本科专业73个。化学工程与技术获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支持。化学工程与技术、工业生物技术与医药制造、材料科学与工程获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立项资助。学校具有留学生招生资格和教授审定权。
  学校坚持人才培养为根本。强化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着力构筑并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获2010年“江苏省质量奖”。现有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江苏省品牌专业6个,江苏省特色专业5个,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4个。200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优秀等级,2010年获批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江苏省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单位。2010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篇。学生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列,连续多年获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坚持科技创新铸灵魂。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双轮驱动,构建从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完整创新链,形成了广泛的创新创业的思潮。现有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生化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热管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等国家级平台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20个。工大合并组建以来,承担纵横向课题6000余项,其中国家“973”计划项目7项、国家“863”计划35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30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项、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项,各类科技经费总量达25亿元。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5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申请专利1574项,授权专利637项,其中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占总申请量的80%左右,专利的申请数量与质量位居省内高校前列。SCIE论文1633篇,2010年排名上升到47位,EI论文1565篇,排名上升到54位。
  学校坚持社会服务显活力。强化制度创新,大力推动知识资本化;“一园三区”建设大学科技园,助推师生创新创业;持续拓展发展外围,构建高校—政府—企业三螺旋体系。与无锡、泰州、宿迁等10多个地方政府全面合作。南京科技广场、连云港海洋工程研究院、盐城海洋产业研究院、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常熟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实体运行;与赫克力士公司、中国石化集团、中国建材集团、中国化工集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国内外大型企业院所战略合作,共建研发中心100多家。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成立国家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省科技创新协会、省级技术转移中心、紫金科技呼叫中心。建成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100多家学科型公司,以学校为科技支撑的常茂集团、中圣集团、康力电梯、九九久科技等公司成功上市,九吾高科、同凯兆业、工大数控等企业进入上市辅导。
  学校加大对外开放办学力度,先后与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英国、荷兰、意大利、新西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6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合作关系,承担了数十项国际合作科研项目。邀请蒙代尔、阿龙?西查诺瓦等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外籍专家来校讲学授课,教师公派出国进修、学生对外交流的规模层次不断提升,先后选派44名教师和管理人才到地方政府或单位挂职、任职。学校先后在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加快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会议、全省教育改革会议上作为江苏高校代表作典型发言。中央和地方媒体多次专题报道我校改革和发展的成就。
  2009年11月29日,温家宝总理亲临学校视察。总理在讲话中指出:“这所大学很有特色,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程、实验与科研都凸显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就会被社会所需要,这种办学的方向也是对的”。在新的发展时期,学校将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抢抓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设机遇,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服务功能,彰显产学研用结合特色,努力走出一条美国斯坦福和加拿大滑铁卢式的创新创业型大学发展之路,打造最适宜创新创业的高校品牌,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有特色高水平创新创业型大学。
国家一流专业
批次 专业
第一批 制药工程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土木工程 生物工程 建筑学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工程管理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测绘工程 安全工程
第二批 化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能源与动力工程 自动化 机械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第三批 日语 金属材料工程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环境设计 环境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
省一流专业
批次 专业
第一批 交通工程 地质工程
第三批 应用化学 药学 药物制剂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消防工程 通信工程 数学与应用数学 轻化工程 汉语国际教育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风景园林 地理信息科学 车辆工程
0

收藏夹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