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详情

A299   江苏大学

综合 / 公办 / 本科    官网: http://zb.ujs.edu.cn http://www.ujs.edu.cn/

收藏

江苏 镇江市

学校简介
招生简章
招生情况
学科评估
校园风光
25年招生计划
奖学金
  电话咨询: 400-0511-365,0511-88780048   邮箱地址: zsb@ujs.edu.cn   联系地址: 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
  官网地址: http://zb.ujs.edu.cn http://www.ujs.edu.cn/   隶属于: 江苏省   重点学科: 3个
  硕士点: 44   博士点: 14   院士人数: 5人     学生人数: 4万~5万人
  占地面积: 3000 亩   创建时间: 1902年   国家学科: 4 个     国家实验室:-- 个
学校概况
  江苏大学是2001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苏理工大学和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以工科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高校百强之列。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校园占地3045亩,各类建筑面积140余万平方米。
  学校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学校同宗同源,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刘坤一、张 之洞等在南京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
  目前,学校设有24个学院,全日制在校生35000余人,其中各类研究生近7000人,留学生200余人;设有76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等9大学科门类。
  教学工作
  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全面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2004年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优秀学校
  ●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40余项
  ●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63门,省级优秀课程群3个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入选“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27部,省级精品教材8部
  ●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20个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
  科学研究
  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科学研究与成果推广相结合、高新技术开发与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相结合、技术创新与机制创新相结合,着力加强科技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显著增强。
  ●近三年承担纵向科研项目1000余项。2008年纵向经费突破7000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突破1000万元,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
  ●近三年人文社会科学省部级以上项目经费270余万元,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项
  ●近三年承接企业委托横向项目1350余项,横向科研经费3.9亿元
  ●近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60余项
  ●连续三次荣获科技部颁发的“金桥奖”
  ●近三年申请专利650余件,授权专利230余件
  ●跻身中国科技事业单位自主知识产权竞争力百强单位,中国专利江苏十强院所
  ●《EI》收入论文位于全国高校前80位
  学科与研究生教育
  以“提升内涵,强化特色”为主题,积极构建工学、生命医药、理学、经管、文史哲法教五大学科板块,着力形成重点突出、交叉渗透、板块联动、优势互补的综合性大学学科格局。以“深化改革、提高质量”为重点,研究生教育获得长足发展。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点33个,硕士点100个
  ●工程硕士授权领域16个,拥有MBA专业学位授予权
  ●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江苏省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4个
  ●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4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1个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
  ●近三年获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0篇,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1篇,省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32项
  师资队伍
  牢固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紧紧围绕学科、专业、课程,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有力促进了师资队伍数量、结构、素质的协调发展。
  ●现有教职工460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60余人,教授370余人,副教授91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比例达到70%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
  ●全国优秀教师9人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席中青年科学家1人、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4人次、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63人次
  国际交流
  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积极构建开放的办学模式,大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奥地利、巴西、新加坡、印度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的30余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联系和长期合作关系。
  素质教育
  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大学生素质拓展、科技创新活动扎实有效,学生综合素质显著增强,学校在各级各类竞赛及评奖评优中屡创佳绩。
  ●在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特等奖2项,并以总分第六的成绩第二次捧取“优胜杯”
  ●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项
  ●江苏省“十佳青年学生”连续6年榜上有名
  ●大学生男子排球队和女子足球队荣获全国大学生联赛冠军
国家一流专业
批次 专业
第一批 医学检验技术 数学与应用数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农业电气化 能源与动力工程 金属材料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环境工程 公共事业管理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车辆工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
第二批 思想政治教育 物理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法学
第三批 应用化学 英语 药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管理 物联网工程 统计学 视觉传达设计 软件工程 交通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省一流专业
批次 专业
第一批 药物制剂 工商管理 复合材料与工程 产品设计
第三批 制药工程 医学影像学 教育技术学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环保设备工程 化学 汉语国际教育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工程管理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安全工程
0

收藏夹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