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详情

A351   温州大学

工科 / 公办 / 本科    官网: http://zs.wzu.edu.cn/ http://www.wzu.edu.cn/

卓越计划

收藏

浙江 温州市

学校简介
招生简章
招生情况
学科评估
校园风光
25年招生计划
奖学金
  电话咨询: 0577-86680800   邮箱地址: zs@wzu.edu.cn   联系地址: 茶山校区: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学院路校区: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官网地址: http://zs.wzu.edu.cn/ http://www.wzu.edu.cn/   隶属于: 浙江省   重点学科: 暂无信息
  硕士点: 17   博士点: --   院士人数: 暂无信息     学生人数: 2万~3万人
  占地面积: 1583 亩   创建时间: 1933年   国家学科: -- 个     国家实验室:-- 个
温州大学是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办学历史可追溯到温州近代著名爱国爱乡人士黄溯初先生1933年创办的温州师范学校,已有75年的办学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办学传统。
  学校位于山水秀丽、经济繁荣的浙江省温州市。主校区坐落于温州高教园区,南眺罗山秀峰,北蕴三垟美景,书香墨韵与青山灵秀相得益彰,是莘莘学子修身治学的绝佳胜地。
  学校总占地面积2285亩,现有校舍面积99.61万平方米,教学科 研仪器设备总值2.6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86万册。
  学校下设16个学院,并举办2个独立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8970人,教职工2280人,其中专任教师1422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87人、副教授377人,硕士和博士生导师185人,省、市新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01人。
  学校现有20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有48个本科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重点专业, 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1门省级精品课程。2008年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共同确立为“国家创业型人才培养温州模式创新实验区”。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八大学科门类。有机化学与皮革化工为省重中之重学科,设有有机化学、材料学、文艺学、民俗学等4个省级重点学科。根据《中国大学评价》2007年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我校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等4个学科门类进入全国大学100强,社会科学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大学100强。
  学校设有65个科研机构,28个实验室(中心)。建有1个省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行业技术研究中心。近三年来,获得包括"863"、"973"项目在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30项、省部级项目113项,SCI收录论文数连续三年位居全国高校前100名。"十五"以来,获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23项。科研突出服务地方,科研经费逐年增长。
  学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是生命线的观念,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坚持教书育人,坚持教学、科研协调发展。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培养原则,建立以素质教育为主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实施教师教育"主辅修制"培养模式,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弹性学制,鼓励学生修读双专业、双学位,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1.8%。
  学校具备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是全国首批华文教育基地,对外交流领域十分广阔。目前已与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台湾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开展联合办学、互派学者和留学生等各种形式的合作项目,与泰国东方大学合作举办孔子学院。
  学校秉承"厚培德本、深濬智源"的优良传统,弘扬"求学问是、敢为人先"的校训精神,遵循 "以人为本、质量立校、服务地方、特色取胜、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立足温州、服务浙江、面向全国,努力建设地方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成为温州及周边地区高层人才集聚培养中心、文化科技创新中心和产学研结合的示范基地、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基地、社区终身学习基地。
 
国家一流专业
批次 专业
第一批 小学教育 网络工程 生物科学 机械工程 化学 汉语言文学 工业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第二批 土木工程 思想政治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金融工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服装与服饰设计 材料科学与工程
第三批 应用心理学 音乐学 学前教育 物理学 体育教育 教育技术学 法学
省一流专业
批次 专业
第一批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第三批 应用统计学 应用化学 历史学 工商管理
0

收藏夹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