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咨询: 0411-82158993 |
邮箱地址: 0 |
联系地址: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850号 |
官网地址:
http://www.symc.edu.cn/
|
隶属于: 辽宁省 |
重点学科: 暂无信息 |
硕士点: 126个 |
博士点: 32个 |
院士人数: 2人 学生人数: 1万5千人 |
占地面积: -- 亩 |
创建时间: |
国家学科: -- 个
国家实验室:-- 个 |
辽宁师范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大学,坐落在中国北方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是辽宁省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与继续教育基地、教育科学研究咨询基地、高校师资培训基地、适应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研基地,现已成为辽宁省最大的、起示范带头作用的教师教育中心。
学校始建于1951年8月,初建时为旅大师范专科学校,是新中国诞生后首批建立的高等师范院校之一。1953年,东北地区7所师专调整归并为3所时,我校更名为 大连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7月,扩建为大连师范学院。1960年更名为辽宁师范学院。1983年12月,更名为辽宁师范大学。57年来,学校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砥砺耕耘,自强不息,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8万多名合格人才。几代师大人秉承“厚德博学、为人师表”的校训,牢固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为辽宁省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这一基本方向不动摇,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深化改革,不断凝聚发展力量,增强发展动力,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学校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学校有校本部(黄河路校区)和西山校区两个办学区,占地面积982203平方米。有全日制在校生14969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3018人,外国留学生140人。设有22个学院,51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全国教育硕士、公共管理硕士、高校教师专业学位和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培养单位,形成了层次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00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教师205人,副高级职称教师33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17人,硕士学位教师435人。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1人,双聘院士2人。另聘任几十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为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
学校拥有13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7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学科、3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设有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辽宁师范大学中心、教育部省属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辽宁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心以及辽宁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辽宁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等多家研究和培训机构。主办3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分别为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全国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
2005年以来,教师主持完成及在研科研项目45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3项、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973”计划项目子课题2项、辽宁省规划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325项。我校教师出版专著208部,发表论文4101篇,其中被SCI收录290篇,被EI、ISTP、SSCI等收录100余篇,受理专利47项,获得各项科研成果奖励300项。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14个国家和地区的51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进行教师互换、学者互访、合作研究与联合办学等。成立了生物制药技术研发中心、意大利利马窦卫匡国研究中心、大森日本学习研究中心、国际商学院、国际职业学院,在美国迈阿密大学设立了孔子学院等。
学校被评为全国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青少年教育工作、社会实践活动、教育部青少年犯罪研究工作先进单位。获得首批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先进测试站等荣誉称号。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学籍管理工作、大学生就业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共青团工作、依法治校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先进党委、文明单位。
批次 | 专业 |
第一批 |
法学
汉语言文学
教育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学
物理学
化学
地理科学 |
第二批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体育教育
特殊教育
历史学(师范) |
第三批 |
动画
英语
音乐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汉语国际教育 |
批次 | 专业 |
第一批 |
文物与博物馆学
生物科学
生物技术
历史学
俄语 |
第三批 |
政治学与行政学
运动训练
应用心理学
学前教育
新闻学
旅游管理
教育技术学 |
辽宁师范大学2024年招生章程
一、学校自然情况
(一)高校名称:辽宁师范大学
(二)办学地点及校址
1.黄河路校区(大连市沙河口区黄河路850号)办学专业:小学教育(师范)、教育学(师范)、学前教育(师范)、特殊教育(师范)、教育技术学(师范)、心理学(师范)、应用心理学(师范)、化学(师范)、药物化学、物理学(师范)、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地理科学(师范)、地理信息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日语(师范)、日语、法语、俄语、英语(师范)、英语(中外合作办学)、翻译、国际商务、国际商务(中外合作办学)、体育教育(师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训练、足球运动、美术学(师范)、公共艺术、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音乐学(师范)、音乐表演、舞蹈学(师范)。
2.西山湖校区(大连市甘井子区柳树南街1号)办学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国际教育(师范)、广告学、新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人工智能、历史学(师范)、文物与博物馆学、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生物科学(师范)、生物技术、动画、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思想政治教育(师范)、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图书馆学、旅游管理、会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信息与计算科学。
(三)办学类型:普通高等学校(公办)
(四)办学层次:本科
(五)办学形式:全日制
(六)主要办学条件:校园占地面积92万平方米(约合1379.9亩);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4.4平方米;生均宿舍面积9.5平方米;生师比17.3;专任教师1264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88.1%;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48.3%;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8605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5493元;图书207.7万册,生均图书83.4册。
住宿条件:2024级新生宿舍标准为6人间或者8人间,由学校集中统一分配。
二、招生计划安排
(一)招生计划
学校招生委员会根据教育部和辽宁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研究确定各专业招生计划。招生计划最终按照省教育厅核准的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执行。我校预留计划的规模不超过去年,预留计划的使用按国家和相关省份的文件精神执行,坚持集体议事、集体决策、公开透明的原则。
(二)语种要求
1.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英语(中外合作办学)、翻译、法语专业只招收英语考生。
2.外国语学院日语(师范)、日语专业招收日语、英语考生。
3.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招收俄语、英语考生。
4.国际商学院国际商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为全英文授课,请非英语类考生慎重报考。
5.其他专业语种不限。
(三)男女生比例要求
所有专业对考生性别无限制。
三、专业设置、学制及招考方向
序号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学制
学习年限
科类1(非高考综合改革省份)
科类2(高考综合改革省份)
授予学位门类
学费(元/年/生)
招考方向
1
030101K
法学
四
3-6
文史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法学
4800
2
030201
政治学与行政学
四
3-6
文史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法学
4800
3
030503
思想政治教育
四
3-6
文史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法学
4800
师范
4
040101
教育学
四
3-6
文史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教育学
4800
师范
5
040104
教育技术学
四
3-6
理工
物理学科类
理学
5200
师范
6
040106
学前教育
四
3-6
文史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教育学
4800
师范
7
040107
小学教育
四
3-6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教育学
4800
师范
8
040108
特殊教育
四
3-6
文史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教育学
4800
师范
9
040201
体育教育
四
3-6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教育学
4800
师范
10
040202K
运动训练
四
3-6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教育学
10000
11
04020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四
3-6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教育学
4800
12
040214TK
足球运动
四
3-6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教育学
待定
*
13
050101
汉语言文学
四
3-6
文史
历史学科类
文学
4800
师范
14
050103
汉语国际教育
四
3-6
文史
历史学科类
文学
4800
师范
15
050201
英语
四
3-6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文学
4800
师范
16
050201H
英语
四
3-6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文学
40000
中外合作办学
17
050202
俄语
四
3-6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文学
4800
18
050204
法语
四
3-6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文学
4800
19
050207
日语
四
3-6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文学
4800
师范
20
050207
日语
四
3-6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文学
4800
21
050261
翻译
四
3-6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文学
4800
22
050301
新闻学
四
3-6
文史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文学
4800
23
050303
广告学
四
3-6
文史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文学
4800
24
060101
历史学
四
3-6
文史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历史学
4800
师范
25
060104
文物与博物馆学
四
3-6
文史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历史学
4800
26
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
四
3-6
理工
物理学科类
理学
5200
师范
27
070102
信息与计算科学
四
3-6
理工
物理学科类
理学
5200
28
070201
物理学
四
3-6
理工
物理学科类
理学
5200
师范
29
070301
化学
四
3-6
理工
物理学科类
理学
5200
师范
30
070501
地理科学
四
3-6
理工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理学
5200
师范
31
070503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四
3-6
理工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理学
待定
*
32
070504
地理信息科学
四
3-6
理工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理学
5200
33
071001
生物科学
四
3-6
理工
物理学科类
理学
5200
师范
34
071002
生物技术
四
3-6
理工
物理学科类
理学
5200
35
071101
心理学
四
3-6
理工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理学
5200
师范
36
071102
应用心理学
四
3-6
理工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理学
5200
师范
37
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
四
3-6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38
080702
电子科学与技术
四
3-6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39
080717T
人工智能
四
3-6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40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
3-6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师范
41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
3-6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42
080906
数字媒体技术
四
3-6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43
100706T
药物化学
四
3-6
理工
物理学科类
理学
5200
44
1201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四
3-6
理工
物理学科类
管理学
5200
45
120203K
会计学
四
3-6
理工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管理学
5200
46
120205
国际商务
四
3-6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管理学
5200
47
120205H
国际商务
四
3-6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管理学
39000
中外合作办学
48
120401
公共事业管理
四
3-6
文史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管理学
5200
49
120402
行政管理
四
3-6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管理学
5200
50
120501
图书馆学
四
3-6
理工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管理学
5200
51
120901K
旅游管理
四
3-6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管理学
5200
52
130201
音乐表演
四
3-6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艺术学
10000
53
130202
音乐学
四
3-6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艺术学
10000
师范
54
130205
舞蹈学
四
3-6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艺术学
10000
师范
55
130301
表演
四
3-6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艺术学
10000
56
130305
广播电视编导
四
3-6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艺术学
10000
57
130309
播音与主持艺术
四
3-6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艺术学
10000
58
130310
动画
四
3-6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艺术学
10000
59
130401
美术学
四
3-6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艺术学
10000
师范
60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四
3-6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艺术学
10000
61
130503
环境设计
四
3-6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艺术学
10000
62
130506
公共艺术
四
3-6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艺术学
10000
63
130508
数字媒体艺术
四
3-6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艺术学
10000
说明:
1.我校艺术类专业在各省具体的招生专业(专门化)、招生计划、招生科类以各省招考办公布为准。艺术类各专业与各省统考专业对应关系,详见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及我校本科招生信息网(https://zsb.lnnu.edu.cn/info/1017/1512.htm)。
2.以上专业收费标准(含新增专业*),以相关部门审批备案为准。
四、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
普通高校本科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者颁发辽宁师范大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证书,达到辽宁师范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的颁发辽宁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五、收费情况
(一)学费和住宿费的收取标准
按照辽宁省物价部门批准的标准向学生收费。各专业学费标准详见“三、专业设置说明”;住宿费为6人间900元/年/生,8人间600元/年/生。
(二)学费和住宿费的退费办法
学生因故退学或提前结束学业的,按照辽教发〔2006〕76号文件要求,学校根据学生在校实际学习时间和住宿时间,按月(在校学习时间和实际住宿时间不足一个月的按一个月计算)计退剩余的学费和住宿费。
(三)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及有关程序
1.指导符合条件的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2.符合条件的学生可申请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省政府奖学金8000元/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一等国家助学金4400元/年、二等国家助学金2750元/年及学校补助金。
3.组织自励自强大学生和自强之星评选。
4.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学校每年9月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份进行认定和公示。
六、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国际商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国际商学院国际商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是辽宁师范大学与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联合办学的专业。引入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教学体系,全英文小班型授课。
1.在本校同批次录取。
2.学生在二年级课程结束时(GPA成绩不低于2.5分),可自愿选择全程在国内学习或者申请去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继续后两年的学业。
3.修满规定学分、成绩合格、符合毕业及授予学位条件,可获辽宁师范大学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管理学学士学位和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理学学士学位(BachelorofScienceinGeneralBusiness)。
(二)英语(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外国语学院英语(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是辽宁师范大学与美国华盛本大学联合办学的专业。中方课程采用中文和英文授课,外方课程采用英文授课。
1.在本校同批次录取,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英语总分的60%。
2.学生在三年级课程结束时,可自愿选择全程在国内学习或者申请去美国华盛本大学继续第四年学业。如选择赴美方学习,要求GPA成绩不低于2.5分,英语成绩须达到雅思6.0分(单科不低于6.0分),或托福72分(听力与口语部分平均分不低于18分,阅读不低于17分,写作不低于19分),或多邻国英语考试总分达95分。
3.第四年赴美方学习的学生,完成本项目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经考核成绩合格满足双方毕业要求,达到美方学位授予条件的,可获得美方授予的学士学位证书(Bachelor of Education),同时获得中方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选择在国内完成第四年学业的学生,将按照国内的课程规定完成剩余课程,满足毕业要求的学生,将仅获得中方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七、录取办法
(一)投档比例
按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投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投档比例为100%。
(二)身体健康状况要求
1.按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2.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及色觉异常Ⅱ度(俗称色盲)不能录取到美术类各专业。
(三)院校志愿及录取
1.我校执行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统一规定的批次设置以及投档原则。在已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我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方式。在未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我校按院校志愿顺序调档,当我校第一志愿投档考生未能完成招生计划时,我校再依次接收第二、第三等志愿的考生。
2.特殊投档要求说明
(1)国际商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只招有志愿的考生,采用全英文授课。
(2)英语(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只招有志愿的考生,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英语总分的60%,采用中英文授课。
(3)国际商务专业采用中英文授课。
(4)在内蒙古自治区除艺术类外实行按照“各专业招生计划总数1:1范围内(含末位同分)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原则录取,专业志愿间不设分数级差,若有退档,不进行顺延录取。
(5)对实行高考改革省份,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考试部门)及辽宁师范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zsb.lnnu.edu.cn)公布为准(与通用版2024选考科目保持一致)。辽宁省2024年实行“3+1+2”模式新高考,高校(专业)须按物理学科类、历史学科类分列招生计划,分别投档录取。
(四)对高考加分考生的处理
对有加、降分及优先录取的考生,我校按生源所在省(区、市)有关文件精神执行。
(五)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
1.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对于进档考生按“分数优先”原则(内蒙古自治区普通类除外),优先满足高分考生的专业志愿,专业志愿之间不设分数级差。对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批次,依据投档成绩作为专业录取依据,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2.对于录取分相同的考生,按生源省份招考部门文件要求,依次参考相应科目的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若生源省份招考部门文件对录取分相同的考生未明确要求参考的科目顺序或出现无法区分排序的情况,我校文史类(或首选历史学科类)依次参考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理工类(或首选物理学科类)依次参考数学、语文、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体育类和艺术类各专业录取分相同时,依次参考专业成绩、文化成绩及相应科类的文化单科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运动训练(包含足球运动)专业录取分相同时,依次参考专业成绩、文化成绩、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单科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3.对于特殊专业(如定向、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对等交换计划、定向协作计划、农村专项计划、保送等)的录取依据国家及相关省(区、市)文件要求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六)特殊类型招生提示
1.艺术类录取办法
2024年我校艺术类专业面向辽宁、黑龙江、河北、山西、内蒙古、安徽、山东、河南、湖南、湖北、甘肃共11省(自治区)招生,使用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组织的相应艺术类专业统考成绩,录取专业使用的文化成绩包含高考政策性加分。要求考生艺术类专业相应科目统考成绩合格,符合考生所在省(自治区)艺术类投档条件。投档成绩计算办法以各省(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考试部门)和我校官网公布为准。
2.统招体育类专业录取办法
2024年我校统招体育类专业面向河北、辽宁、山东和河南共4省招生。考生须符合体育专业报考条件及体检标准,须参加生源省份招考办组织的体育专业统一考试且成绩合格,文化成绩须达到生源省份体育类高考控制分数线。投档成绩计算办法以各省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考试部门)和我校官网公布为准。
3.运动训练专业录取办法
按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规定和《辽宁师范大学2024年运动训练专业招生简章》相关规定执行。
4.足球运动专业录取办法
按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规定和《辽宁师范大学2024年足球运动专业招生简章》相关规定执行。
5.保送录取优秀运动员录取办法
按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规定和《辽宁师范大学2024年保送录取优秀运动员招生简章》相关规定执行。
6.辽宁省农村专项录取办法
按辽宁省相关规定执行。
八、其他说明
新生入学后,我校将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新生进行全面复试、复查,复试、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试、复查不合格者,学校根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学生可通过两种形式获得教师资格,一是通过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后申请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二是按照《辽宁师范大学师范类本科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实施办法》,申请相应任教学科的教师资格。
本简章内容若有与上级相关政策、规定不符之处,以上级政策、规定为准。
九、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411-82158993
传 真:0411-82159880
通讯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黄河路850号
辽宁师范大学本科招生与就业处204室
邮政编码:116029
网 址:zsb.lnnu.edu.cn或www.lnnu.edu.cn
微信公众号:LNNU_zsb
省政府奖学金
8000元/年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参评期与学校纪律处分期无重合或无不良行为记录;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参评学年获得学校特等或一等综合奖学金,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特别突出;
5.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积极向上,行为文明,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育课成绩及格。
实德奖学金
5000元/人
1.我校全日制本科二年级在校学生;
2.热爱祖国、积极上进;
3.遵纪守法,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无违纪现象;
4.学习刻苦努力,学习成绩专业排名第一,无不及格成绩;
5.有集体观念,乐于助人,团结同学,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6. 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实德奖学金”、一等国家助学金互不兼得。
政治与行政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商共评定1人,其他每学院1人(含国际商学院),共计19人
优良学风标兵班
1000元
优良学风班
500元
特等综合奖学金
5000元
奖励在各个方面表现均突出的品学兼优学生。综合成绩排名前5%或第一名
一等综合奖学金
3000元
奖励在各个方面表现均突出的品学兼优学生。综合成绩排名前10%
二等综合奖学金
2000元
奖励在各个方面表现均突出的品学兼优学生。综合成绩排名前20%
学习优秀奖学金
1000元
学习成绩排名前10%但未获评综合类奖学金的学生自然产生。
文体活动奖学金
500元
生活管理奖学金
500元
奖励在日常生活管理、寝室文化建设中表现突出、发挥榜样作用,综合成绩排名前60%的学生。下列学生优先评比:
(一)文明寝室成员。
(二)寝室文化创建者。
(三)寝室检查工作突出者。
学生工作奖学金
500元
志愿服务奖学金
500元
奖励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志愿服务的学生。综合成绩排名前60%
道德风尚奖学金
500元
奖励在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爱心公益、见义勇为等方面表现突出,综合成绩排名前60%的学生。具有以下事迹的学生优先评比:
(一)参加学校组织的无偿献血。
(二)长年为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学服务。
(三)长年为孤寡老人、军人家属、老革命家庭、孤残儿童等弱势群体服务。
(四)长年参加社会义工服务或公益活动。
(五)官方组织的大型活动志愿者或官方批准的志愿服务机构中星级成员。
(六)在校内外做好事或见义勇为且事迹突出,并被校外媒体报导。
创新竞赛奖学金
500元
突出贡献奖学金
500-2000元/组
考研奖学金
300元
奖励应届毕业生中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学生。综合成绩排名前不限
优良学风标兵班(提名奖)
800元
校园文化建设奖学金
500元
奖励在校园文化建设、艺术和体育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综合成绩排名前60%。下列情况优先评比:
(一)在国家、省、市、校等重大比赛获奖的。
(二)参加校外重大文体活动为学校争光的。
(三)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或在某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
专业竞赛奖学金
500元
奖励参评学年内在与本专业有关的科技创新、校外比赛竞赛等方面表现突出并取得一定创新成果或荣誉的学生,综合成绩排名前60%
国防建设奖学金
800元
奖励在参评学年内参军入伍的学生,综合成绩排名不限
创新创业奖学金
500-2000元/组
奖励参评学年内在学院或学校组织参加、政府部门主办或政府部门民间团体承办的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不含有决赛的小组赛、预赛等)中获省级二等奖及以上奖励的学生和参评学年内创业取得实质性成果的学生。综合成绩排名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