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详情

A315   南京中医药大学

医药 / 公办 / 本科    官网: http://zs.njucm.edu.cn http://www.njucm.edu.cn/

双一流

收藏

江苏 南京市

学校简介
招生简章
招生情况
学科评估
校园风光
25年招生计划
奖学金
  电话咨询: 025-85811852,17826007720,17826007721   邮箱地址: zsb@njutcm.edu.cn   联系地址: 汉中门校区:江苏省南京市汉中路282号,仙林校区:江苏省南京市仙林大道138号
  官网地址: http://zs.njucm.edu.cn http://www.njucm.edu.cn/   隶属于: 江苏省   重点学科: 3个
  硕士点: 11   博士点: 4   院士人数: 暂无信息     学生人数: 2万~3万人
  占地面积: 1500 亩   创建时间: 1954年   国家学科: 4 个     国家实验室:5 个
南京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4年,历经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江苏省中医学校、江苏新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等历史时期,是全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也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半个世纪以来,南京中医药大学为新中国高等中医教育培养输送了第一批师资、主持编写了第一套教材和教学大纲,培养并诞生了新中国中医药界最早的学部委员,为新中国现代中医高等教育模式的确立和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 ”。
  学校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拥有汉中门和仙林两个校区。现有各类在校生18000余名,设有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药学院、经贸管理学院、护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心理学院共9所直属学院,20个本科专业,涉及医、管、理、工、经、文等6个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以中医药为主体、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为支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8个江苏省重点学科(其中2个列入国家级重点学科培育点)、3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拥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2个博士点和44个硕士点,博士点覆盖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所有二级学科,具有博士生导师自审权和主干学科专业的教授评审权。学校现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5部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现已建成19所附属医院、4所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各类教学及毕业实习基地逾百所。学校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推进校企联合办学,先后与四家企业联办二级学院,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是国家科技部新药临床试验研究(GCP)中心、国家教育部中药炮制规范化及标准化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植物药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海洋药物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中药质量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建设单位。学校现有1个国家科技部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针药结合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5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1个SPF级动物实验中心。学校构建形成了“一个中心、四大板块”的科技平台布局,加快推进“产、学、研”结合,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学校治学严谨,学术氛围浓厚,建校以来,名家云集,人才辈出,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和教授,培养诞生了9位“国医大师”(占全国的三分之一)、5位中医药界院士(占全国的二分之一)。近年来,我校教师先后多人次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建设先进个人”等各类国家级荣誉称号和表彰。
  学校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国家卫生部确定的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全国中医师资进修教育基地、中国中医文献检索中心分中心,同时也是首批获国家教育部批准接受和培养外国留学生及台港澳地区学生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学校目前与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广泛交流和联系,并与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高等院校或学术团体及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具有较高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全体师生医护员工秉承“自信敬业”的校训和“团结奋进、继承创新”的优良校风,在总结五十多年办学积淀的基础上,凝练形成了“仁德、仁术、仁人”的教育理念。2005年,学校凭着鲜明的办学特色、雄厚的办学实力和突出的办学成就,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通过近年来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更趋合理,办学规模适度扩展,办学活力显著增强,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并已逐渐成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中医药人才的重要阵地,解决中医药发展重大课题的重要基地,推动中医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和促进中医药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平台。
  面向未来,南京中医药大学将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办学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通过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建设“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研究教学型中医药大学,努力跻身于全国具有特色的重点大学行列。
国家一流专业
批次 专业
第一批 护理学 药学 中西医临床医学 中药学 中医学
第二批 中药资源与开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康复治疗学 针灸推拿学
第三批 公共事业管理
省一流专业
批次 专业
第一批 中药制药 应用心理学 药事管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食品质量与安全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生物制药 国际经济与贸易
第二批 制药工程 药物制剂 眼视光学 市场营销 软件工程
第三批 助产学 中医养生学 中医儿科学 医学信息工程 临床医学 健康服务与管理
0

收藏夹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