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咨询: |
邮箱地址: |
联系地址: 山东省威海市文化西路180号 264209 |
官网地址:
https://bkzsw.wh.sdu.edu.cn/
|
隶属于: 教育部 |
重点学科: 暂无信息 |
硕士点: 61个 |
博士点: 20个 |
院士人数: 暂无信息 学生人数: 1万~2万人 |
占地面积: -- 亩 |
创建时间: |
国家学科: -- 个
国家实验室:-- 个 |
山东大学(威海)创建于1984年,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 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山东大学在威海设立的一个校区。学校在“统分结合、优势互补、各具特色、一体发展”的“大山东大学”发展架构下,山东大学决定将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更名为山东大学(威海),为构建一校三地(济南、青岛、威海)办学的山东大学系统奠定了基础。
学校坐落于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美丽滨城威海,校园景色 怡人,山、海、湖、林皆具,文化底蕴深厚。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现有12个学院和3个教学部,42个本科专业,57个硕士专业,19个博士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七大学科门类,已形成了培养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留学生等多层次的教育体系。现有全日制统招本科生13900余人,博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17(360余)人,博士、硕士生导师215人。
学校基础教学设施完备。主体建筑12层、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全开放图书馆拥有中外文藏书110余万册,电子图书250万册;教学、科研实验室63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万余台,拥有完备的语音室、自主学习室、多媒体教室。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支撑,按照“加强基础、发展内涵、提高质量、建设特色”的工作思路,坚持全方位开放式发展战略、教育创新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实现学校学术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的三大提升,切实抓好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三项重点,着力打造“空间科学”、“海洋科学”和“韩国教育与研究”三大特色,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致力于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
学校秉承并弘扬山东大学的优良传统和校风,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大力加强质量工程建设,已有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12门,朝鲜语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另有省级品牌专业及特色专业8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规划教材5部,省级优秀教材5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拥有光学天文与日地空间环境、应用海洋生物学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法律方法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每年划拨大量专项经费用于资助国家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汽车竞赛、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挑战杯”等学术科技竞赛及科研立项,近三年获得国家奖40余项,省级一等奖、二等奖180多项。
学校不断优化科研环境,提升科研实力。近几年先后承担国家社科重点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科技部、教育部、山东省科技攻关、山东省自然基金等项目及其它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00余项,获国家及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数十项,学校的科研实力大幅攀升。
学校大力实施“三跨四经历”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院)、跨学校、跨国境”的交流学习,大力推进学生的“第二校园经历”、“海外学习经历”、“社会实践经历”和“本校经历”学习。目前,我校“海外学习经历”项目内容包括“短期访学项目”、“一年访学项目”、“双学位教育项目”、“公派自费项目”等多种形式,涉及美国、英国、法国、瑞典、日本、韩国等9个国家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近40多所高校,满足了越来越多的学生赴海外高校学习的需要。同时,在校生还可通过校际交流,到国内24所“985”、“211”著名高校进行为期一年或一学期的交流学习,体验第二校园文化。学校要求所有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应用学科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交叉学科复合人才培养、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以及山东大学校级特色试验班学生选拔方面,录取到威海校区的学生与济南各校区学生机会均等。学生在威海校区圆满完成学业后,由山东大学颁发统一的毕业证书。同时,10%以上的应届毕业生被免试推荐到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院校以及国家级科研院所攻读研究生学位。
联系方式: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文化西路180号
编码:264209
电话:0631-5688282、5688902
网址:http://www.wh.sdu.edu.cn
E—mail:whzhaob@sdu.edu.cn
国家奖学金
每人每年8000元
全日制本专科生(含高职生)
1、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特别突出。
国家励志奖学金
每人每年5000元
全日制本专科生(含高职生)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
5.家庭经济困难;
6.社会能力,工作能力较强,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7.无其他不良嗜好和不适合该荣誉称号的表现。
国家助学金
每生每年3000元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勤奋学习,积极上进;
5.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
国家助学贷款
最高不超过6000元
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专科生(含高职生),具备以下条件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①家庭经济困难;
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年满16周岁的需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
③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申请国家助学贷款须由其法定监护人书面同意);
④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
⑤学习努力,能够正常完成学业。
校长奖学金
10000元/人
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出众的学业成绩和科研水平、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综合素质全面或在道德风尚、研究创新、创业实践、社会服务、文体素养等某一个方面表现特别突出的学生。
单项奖学金
1000-2000不等
分别由学习优秀奖学金,研究与创新奖学金社会实践奖学金,社会工作奖学金,文体活动奖学金等等。
优秀学生入学奖学金
5000元/人
用于奖励学校录取新生中的部分高考成绩优秀学生。
王振滔慈善基金会爱心接力助学金
5000元/人/年
具体测评办法以当年所在学院制定的为准
商荷奖学金
1000元/人/年
具体测评办法以当年所在学院制定的为准
三星助学金
3000元/人 /年
具体测评办法以当年所在学院制定的为准
成全梦想励志助学金
5000元/人
具体测评办法以当年所在学院制定的为准
乐天奖学金
6000元/人
具体测评办法以当年所在学院制定的为准
尤杰公益帮扶基金
1000元/人
具体测评办法以当年所在学院制定的为准
学业奖学金-一等奖
3000元/人
学习勤奋,成绩优良,当学年必修课、限选课(包括出于各种原因进行重修的必修课程)无不及格现象;学年平均学分绩点排名须在年级(专业或班级)的前7%的学生。特色人才培养计划中,一等学业奖学金获奖条件为:学生学年平均学分绩点排名在参评范围的前10%。
学业奖学金-二等奖
2000元/人
学习勤奋,成绩优良,当学年必修课、限选课(包括出于各种原因进行重修的必修课程)无不及格现象;学年平均学分绩点排名须在年级(专业或班级)的前20%的学生。特色人才培养计划中,一等学业奖学金获奖条件为:学生学年平均学分绩点排名在参评范围的前25%。
学业奖学金-三等奖
1000元/人
学习勤奋,成绩优良,当学年必修课、限选课(包括出于各种原因进行重修的必修课程)无不及格现象;学年平均学分绩点排名须在年级(专业或班级)的前50%的学生。特色人才培养计划中,一等学业奖学金获奖条件为:学生学年平均学分绩点排名在参评范围的前50%。
特长奖学金-一等奖
1000元/人
符合各学院制定的评选细则要求
特长奖学金-二等奖
500元/人
符合各学院制定的评选细则要求
第二校园奖学金
第二校园奖学金用于奖励在第二校园交流学习期间表现突出的学生。奖励标准及评选办法参考学校第二校园相关管理规定。
海外学习奖学金
海外学习奖学金用于奖励在海外交流学习期间表现突出的学生。奖励标准及评选办法参考学校海外学习相关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