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咨询: 0373-3326191,0373-3325268 |
邮箱地址: hsdzsb@htu.edu.cn |
联系地址: 河南省新乡市建设东路46号 |
官网地址:
http://www.htu.cn/zs/
http://www.henannu.edu.cn/
|
隶属于: 河南省 |
重点学科: 暂无信息 |
硕士点: 27 |
博士点: 10 |
院士人数: 6人 学生人数: 4万~5万人 |
占地面积: 1596 亩 |
创建时间: 1923年 |
国家学科: -- 个
国家实验室:-- 个 |
河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建校历史较长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北依巍巍太行,南滨滚滚黄河,位于京广、太荷铁路交汇处的豫北名城新乡市,坐落在广袤的牧野大地、美丽的卫水之滨。其前身是始建于1923年的中州大学和创建于1951年的平原师范学院。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院系调整,学校先后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二院、河南第二师范学院、新乡师范学院。1985年始称河南师范大学。
八十九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师范大学以 振兴中国教育事业为已任,坚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逐步发展成为一所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学校现设有20个学院,68个本科专业,4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16个省级二级重点学科;学校从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拥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设有省部共建细胞分化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淮水环境与污染防治、绿色化学介质与反应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生物工程研究应用中心、河南省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科技与社会研究所、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等省级以上重点科研基地和河南省规模最大、种类最多的生物标本馆;设有生命科学和化学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单位、教育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河南省教师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基地、“国培计划—中西部骨干教师培训”承办单位、河南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学校占地面积1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多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2亿元,馆藏图书295万册。学校现有各类学生40000余人,在岗教职工2200余人,专任教师1500余人。
河南师范大学尊师重教,唯才是举,师资力量雄厚。建校以来,赵纪彬、李俊甫、姚从工、魏名初、樊映川、杜孟模、孙作云、黄敦慈、许梦瀛、毕列爵、卢锦梭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先后在校执教。近年来,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中青年专家、学者层出不穷。现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级以上教学名师、中原学者、河南省优秀专家等80人;设立省级特聘教授岗12个,国家级科研创新团队1个。在2012年中国大学评价中,本校教师水平和教师绩效均位居河南省高校第一。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数学、外国语言文学、体育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等11个学科具有教授评审权。河南师范大学以“厚德博学 止于至善”为校训,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步形成了“明德 正学 倡和 出新”的校风、“修至学 立世范 启智慧 益品行”的教风和“尚诚朴 勤学问 重团结 养正气”的优良学风。
河南师范大学以校风淳、教风正、学风浓、本科教学水平高享誉省内外。作为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建设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双语课程。学校生源充足,多年来本科招生第一志愿报考上线人数一直是招生计划的2倍左右,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应届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稳定在30%以上。2007年以来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化学、生物科学、日语、物理学、汉语言文学等专业进入本科一批招生,学校社会声誉日益提升。
河南师范大学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在有机药物、新能源材料、生物技术、环境保护、小麦生理生态研究等方面,学校转让的高新技术成果创造的价值达到数亿元,已成为促进河南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之一。近五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包括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925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66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获得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校园戏剧奖、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优秀奖以及省部级音乐、美术奖励48项,主编(著)出版各类教材、学术著作260余部,在SCI、SSCI、A&HCI、EI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00余篇,在CS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600余篇。理论物理、物理化学、动物学、环境科学、细胞分化调控等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据美国科技信息所对全球高校和科研机构近10年发表论文被引用情况的分析报道,河南师范大学进入世界前1%,在我国进入前1%的96所高校中位居63位。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统计,河南师范大学发表的学术论文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 SCI收录的数量,自1994年至2001年高校大规模并校之前一直居全国高校前50位,其中1995年曾名列第29位,全国师范院校第4位。SCI论文引证在全国排序自1995年以来一直居前51位,最高位次为第30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均为中文核心期刊,哲学社会科学版跻身CSSCI来源期刊,成为学界公认的名刊。
河南师范大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的40所院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和友好协作关系,派出300余位专家、学者赴国外讲学、深造、进行学术交流。诺贝尔奖获得者柏诺兹、中国科学院院士冯端、汪尔康、吴祖泽、沈韫芬,著名作家二月河,美国生物化学家陈亨,德国社会学家史耐德尔等200余位国内外知名学者被聘为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学校还常年聘有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韩国等国的外籍专家来校任教。
八十九年沧桑砺洗,蕴积涵育,一代代师大人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严谨治学、甘于奉献,办学效益显著。在河南省教育厅组织的省属高校毕业生追踪调查中,河南师范大学毕业生的政治表现和业务能力优良率均居河南省属高校前列。作为河南省人才培养的摇篮,建国以来,学校已为社会培养各类毕业生17万余人,他们当中有的成为教书育人的典型,有的成为科学研究的带头人,有的成为发展经济的企业家,有的成为政绩卓著的党政工作者。他们以良好的政治素质、扎实的理论基础、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骄人的工作业绩博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也为母校赢得了荣誉。
近年来,学校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扎实工作,开拓创新,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均取得了突出成绩,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高校毕业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人事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优秀教务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教育工会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高等院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被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先后被评为“河南省高校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五好党组织”、“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高校校风校纪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园林单位”、“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各项改革,优化整合办学资源,继续加强学科“山峰建设”,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和质量;进一步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全面建设国内影响较大的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批次 | 专业 |
第一批 |
政治学与行政学
音乐学
物理学
水产养殖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生物科学
社会学
教育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环境工程
化学
汉语言文学
电子信息工程 |
第二批 |
经济学 |
第三批 |
教育技术学
学前教育
心理学
投资学
思想政治教育
美术学
旅游管理
行政管理
国际政治
国际经济与贸易
广播电视学
法学
财务管理 |
批次 | 专业 |
第一批 |
知识产权
信息与计算科学
物联网工程
世界史
生物技术
环境科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汉语国际教育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翻译 |
河南师范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章程
河南师范大学2024年普通全日制
本科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普通高校招生政策,确保我校招生工作顺利进行,切实维护学校和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教育部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24〕2号)等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河南师范大学招生工作全面贯彻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按照录取规则择优录取。
第三条 本章程适用于河南师范大学各类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工作。招生类型涵盖:普通类专业招生、艺术类专业招生、体育类专业招生、中外合作办学招生、各类专项(定向)招生。
第四条 河南师范大学招生工作接受纪检监察部门、考生、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二章
学校概况
第五条 学校全称:河南师范大学
(英文:HenanNormalUniversity)。
第六条 学校国标代码:10476。
第七条 办学地点:学校有2个校区,主校区(以卫河为界分为东、西校区,注册地址为:河南省新乡市建设路东段46号)和平原湖校区(地址: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经七路与纬八路交叉口)。
学校网址为:https://www.htu.edu.cn。
学校本科招生网网址为:https://www.htu.edu.cn/zs/。
微信公众号为:“河南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
第八条 联系电话:日常办公电话:0373—3326191,3326633;录取期间咨询电话:0373—3326836,3326839。
第九条 办学性质: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和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高校,国家“111计划”实施高校,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高校,三度蝉联全国文明单位,入选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
第十条 办学层次:以培养普通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为主,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后流动站和院士工作站。普通本科生毕业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为河南师范大学,证书种类为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证书。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有关规定者,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证书。
第十一条 河南师范大学办学历史悠久,专业与学科门类齐全。设有25个学院(部),1个现代产业学院(现代工学院),4个书院,拥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十二条 学校成立由校长、主管副校长,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校友代表、学生代表组成的招生委员会,审议学校招生政策,对本科招生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各类招生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学校设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科招生政策、确定招生规模和分省(区、市)、分专业招生计划,讨论决定本科招生重大事宜。
第十三条 学校招生就业处是我校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在招生委员会和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学校本科招生的日常事务工作。
第四章
招生计划及录取
第十四条 我校面向全国招生。学校按照上级部门核定的年度招生规模,根据我校办学实际,科学制定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学校本科招生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各专业相关报考要求将分别由各有关省(区、市)招生管理部门按照规定的方式向社会公布,同时通过学校的招生章程、招生网、招生宣传材料等形式向社会公布。
第十五条 我校严格遵照教育部规定,预留计划数量不超过当年本科招生规模的1%,预留计划的使用经我校招生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决定,统一通过“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来源计划网上管理系统”调整使用,用于相同分数考生的录取、平行志愿的调节和生源质量的调控。
第十六条 我校招生录取工作执行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并在各省级招生委员会统一组织下进行。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本年度《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择优录取,全面贯彻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
第十七条 外语语种要求:1.英语专业:英语;2.其他专业:公修外语教学为英语教学,没有其他小语种教学。
第十八条 我校根据各省(区、市)的招生计划和考生情况,按照生源地的规定确定提档比例。
第十九条 我校承认各省(区、市)招生主管部门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给予考生的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和所增加分值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条 我校执行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
第二十一条 我校今年继续招生培养河南省地方公费师范生,招生计划详见《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4年河南省地方公费师范生定向招生工作的通知》。地方公费师范生在校培养期间免除学费、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享受国家奖学金等其他应享受的全日制在校生奖励政策。
第二十二条 普通类专业招生录取原则
1.对进档考生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录取:即优先满足高分考生的专业志愿;在进行专业分配时,先分配有专业志愿的考生的专业。考生志愿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调剂到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若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作退档处理。按照进档考生的实际投档成绩(含小数部分)和专业志愿安排考生录取专业,不设专业级差。实际投档成绩(含小数部分)相同时,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安排专业。未完成的计划将按照教育部和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的规定重新征集志愿。如征集志愿仍不能完成计划,则将剩余计划撤回。
2.内蒙古自治区考生在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
3.高考综合改革省市考生按照当地公布的招生工作政策和投档录取模式执行。
第二十三条 我校部分本科专业按类招生。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将专业类视作一个专业填报即可。按同一专业类招收的新生,入学时在专业类内不分专业,在完成通识课程和学科平台课程学习后,按照有关管理规定参加专业分流,然后进入本专业类中的某个专业学习。
第二十四条 艺术类专业录取原则
若生源省份有明确的投档规则,按其投档规则执行;若无明确投档规则,按我校录取规则投档。
1.专业名称: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编导、美术学、绘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戏剧影视文学。
2.音乐表演专业乐器种类要求:
音乐表演专业中国乐器只招收以下种类乐器:二胡、豫剧板胡、曲胡、坠胡、琵琶、中阮、大阮、扬琴、古筝、竹笛、唢呐、笙、大鼓、堂鼓、板鼓、排鼓、云锣;
音乐表演专业西洋乐器只招收以下种类乐器:钢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圆号、小号、长号、大号、竖琴、钢片琴、木琴、定音鼓、小军鼓、架子鼓、马林巴、萨克斯、手风琴、次中音号。
3.录取规则(不含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使用艺术类专业省统考成绩,在投档到我校的合格生源中,按考生文化成绩50%加专业成绩50%的综合成绩排序,即考生综合成绩=文化课成绩×50%+考生专业省统考成绩/300×750×50%。计算公式为:综合成绩=高考文化课成绩×0.5+专业省统考成绩×1.25。录取时按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实际投档成绩(含小数部分)相同时,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择优录取。
4.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录取规则:直接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实际投档成绩(含小数部分)相同时,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择优录取。
第二十五条 体育类专业录取原则
若生源省份有明确的投档规则,按其投档规则执行;若无明确投档规则,按我校录取规则投档。
1.体育教育专业:使用河南省体育类统考成绩,在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均达到河南省体育类本科控制分数线的合格生源中,按考生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各占50%的百分制权重计算考生的综合总分,录取时按综合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如综合总分相同,则按照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如专业成绩也相同,再按照文化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百分制权重计算考生综合总分的公式:综合总分=[(文化成绩÷文化成绩满分)×100×50%]+[(专业成绩÷专业成绩满分)×100×50%]。
2.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按照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有关文件和我校公布的《河南师范大学2024年运动训练专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招生简章》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录取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纳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入学考试,并符合相关招生录取规定和要求。
1.体育教育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录取原则:使用河南省体育类统考成绩,在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均达到河南省体育类本科控制分数线的合格生源中,按考生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各占50%的百分制权重计算考生的综合总分,录取时按综合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如综合总分相同,则按照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如专业成绩也相同,再按照文化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百分制权重计算考生综合总分的公式:综合总分=[(文化成绩÷文化成绩满分)×100×50%]+[(专业成绩÷专业成绩满分)×100×50%]。
2.法语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环境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录取原则:与普通类专业招生录取原则相同。
第二十七条 为了适应专业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复合型技能、创新性思维,就业优势突出的卓越人才,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和河南省学位委员会等相关文件精神,学校实施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简称“双学位”), “双学位”项目的学生培养、管理等其他事宜按照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和河南省以及学校等相关文件执行。
第五章
其他
第二十八条 收费标准:根据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规定,我校学费、住宿费收费标准如下:
1.普通本科各专业学费:文史类4400元/生•年,理工类5000元/生•年,艺术类8000元/生•年。其中,15个优质品牌专业的学费在此基础上上调10%,即:文史类4840元/生•年,理工类5500元/生•年,艺术类8800元/生•年。具体专业及学费标准详见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编印的《招生专业目录》。
2.其他专业学费: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8000元/生·年;河南省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本科软件工程和网络工程两个专业暂按12000元/生•年,最终以上级部门批复为准;河南省少数民族预科生,第一年20000元/生,升入本科专业后,按照预科招生当年该专业学费标准收取(升入文史类专业收费标准为4400元/生•年,上浮收费标准为4840元/生•年;升入理工类专业收费标准为5000元/生•年,上浮收费标准为5500元/生•年)。
3.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费:法语专业15000元/生•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18000元/生•年;体育教育专业18000元/生•年;环境工程专业18000元/生•年。
4.住宿费标准暂定:河南师范大学东、西校区:普通宿舍400元/生•年,学生公寓四人间900元/生•年,学生公寓六人间800元/生•年,改造学生公寓八人间550元/生•年,新建学生公寓八人间600元/生•年;河南师范大学平原湖校区:六人间800元/生•年;如遇政策调整,按政府最新政策执行。
第二十九条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坚定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政策,奖优助困体系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覆盖学生大学全过程,延伸至毕业后,资助师大学子人生出彩。目前主要资助项目包括:
1.服兵役学费资助:自主择业的退役士兵,按政策规定,可申请学费减免,减免标准按所学专业的收费标准执行,每人每年最高16000元;学生在校或毕业后应征入伍,可申请学费补偿或助学贷款代偿,每人每年最高16000元;在校生入伍的,退役复学后可申请学费减免,减免标准按所学专业的收费标准执行,每人每年最高16000元。
2.助学贷款: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入学后可向高校申请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也可在入学前到生源所在地县(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每生每年最高可申请助学贷款16000元。
3.奖学金:各方面表现特别突出的学生可申请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家庭经济困难的品学兼优学生可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 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学校设立学科竞赛、技能竞赛、艺术展演、体育竞赛、创新创业和宣传报道等6个单项奖励类别,个人项目最高奖励至20000元、团体项目最高奖励至30000元。学校设有“忠信德育奖学金”“卢锦梭奖学金”最高可获3000元,“希望奖学金”每生2000元。学院还设有 “扬帆奖学金”“荣院增辉奖学金”“德彰奖学金”“校友奖学金”等。
4.助学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按困难程度确定,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退役士兵均可享受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3300元。学校设有“新长城助学金”每生每年2500元、连续资助2年,“应善良助学金”每生每年3500元、连续资助4年等。
5.校内资助:学校设有勤工助学岗位,优先安排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上岗,学生通过劳动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资助标准是为每小时15元,每周不超过8个小时,每月不超过40个小时。学校设有临时性资助、越冬实物补助、“新生爱心大礼包”等,帮助学生解决临时性生活困难。
6.其他。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老区贫困学生减免学费相关工作要求,贫困老区学生还可享受学费减免政策。
第三十条 新生入校后,学校将进行录取资格复查和入学资格审查,发现不符合录取条件或存在舞弊行为者,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河南师范大学没有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进行招生录取工作,对以我校名义进行非法招生等活动的机构或个人,我校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望考生和家长不要轻信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的招生诈骗行为。
第三十二条 本章程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有关政策为依据。学校以往有关招生工作的要求、规定如与本章程相冲突,以本章程为准,本章程若有与国家和上级有关政策不一致之处,以国家和上级有关政策为准。本章程的解释权归学校招生就业处。
第三十三条 本章程为河南师范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的纲领性文件,内容未尽事项详见各类具体招生简章。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类型
培养类型
面向群体
学制
师范
艺术
中外合作办学
招生人数
所属学科门类
学费(元/年)
方向
备注
数学与应用数学
070101
普通
全日制
4
是
否
否
-
理工类
5500
数学与应用数学
070101
普通
全日制
4
是
否
否
-
理工类
-
“地方优师计划”公费师范生
信息与计算科学
070102
普通
全日制
4
是
否
否
-
理工类
5000
应用统计学
071202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理工类
5000
物理学
070201
普通
全日制
4
是
否
否
-
理工类
5500
物理学
070201
普通
全日制
4
是
否
否
-
理工类
-
“地方优师计划”公费师范生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080705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理工类
500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080601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理工类
5000
电子信息工程
080701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理工类
5000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080704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理工类
5000
功能材料
080412T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理工类
5000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080414T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理工类
5000
化学
070301
普通
全日制
4
是
否
否
-
理工类
5500
化学
070301
普通
全日制
4
是
否
否
-
理工类
-
“地方优师计划”公费师范生
化学工程与工艺
081301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理工类
5000
制药工程
081302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理工类
5000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0825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理工类
5000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081003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理工类
5000
生物科学
071001
普通
全日制
4
是
否
否
-
理工类
5500
生物科学
071001
普通
全日制
4
是
否
否
-
理工类
-
“地方优师计划”公费师范生
生物技术
071002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理工类
5000
生态学
071004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理工类
5000
生物工程
083001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理工类
5000
水产类
0906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理工类
5000
水产养殖学,水族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0901
普通
全日制
4
是
否
否
-
理工类
55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0901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理工类
5500
(创新实验班)
通信工程
080703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理工类
5000
物联网工程
080905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理工类
5000
人工智能
080717T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理工类
5000
网络空间安全
080911TK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理工类
5000
软件工程
080902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理工类
12000
.Net方向
省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080902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理工类
12000
Java方向
省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080902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理工类
12000
移动开发方向
省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080902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理工类
12000
Web前端开发方向
省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080902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理工类
12000
Python方向
省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080902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理工类
12000
智能应用方向
省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
网络工程
080903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理工类
12000
数据安全方向
省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
网络工程
080903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理工类
12000
嵌入式开发方向
省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
英语
050201
普通
全日制
4
是
否
否
-
文科类
4840
英语
050201
普通
全日制
4
是
否
否
-
文科类
-
“地方优师计划”公费师范生
日语
050207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文科类
4400
翻译
050261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文科类
4400
法语
050204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文科类
4400
俄语
050202
普通
全日制
4
是
否
否
-
文科类
4400
政治学与行政学
030201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文科类
4400
国际政治
030202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文科类
4400
行政管理
120402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文科类
4400
城市管理
120405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文科类
4400
哲学
010101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文科类
4400
经济学
020101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文科类
4840
会计学
120203K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文科类
4840
财务管理
120204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文科类
4400
国际经济与贸易
020401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文科类
4400
投资学
020304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文科类
4400
工商管理
120201K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文科类
4400
汉语言文学
050101
普通
全日制
4
是
否
否
-
文科类
4840
汉语言文学
050101
普通
全日制
4
是
否
否
-
文科类
-
“地方优师计划”公费师范生
汉语国际教育
050103
普通
全日制
4
是
否
否
-
文科类
4840
广播电视学
050302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文科类
4400
教育学
040101
普通
全日制
4
是
否
否
-
文科类
4400
小学教育
040107
普通
全日制
4
是
否
否
-
文科类
4400
心理学
071101
普通
全日制
4
是
否
否
-
理工类
5000
心理学
071101
普通
全日制
4
是
否
否
-
理工类
-
“地方优师计划”公费师范生
学前教育
040106
普通
全日制
4
是
否
否
-
文科类
4400
学前教育
040106
普通
全日制
4
是
否
否
-
文科类
-
“地方优师计划”公费师范生
教育技术学
040104
普通
全日制
4
是
否
否
-
理工类
5000
教育技术学
040104
普通
全日制
4
是
否
否
-
理工类
-
“地方优师计划”公费师范生
历史学
060101
普通
全日制
4
是
否
否
-
文科类
4840
历史学
060101
普通
全日制
4
是
否
否
-
文科类
-
“地方优师计划”公费师范生
世界史
060102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文科类
4400
考古学
060103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文科类
4400
旅游管理
120901K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文科类
4400
地理科学
070501
普通
全日制
4
是
否
否
-
理工类
5000
法学类
0301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文科类
4400
法学,知识产权,法学(民商法学方向)
社会学类
0303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文科类
4400
(社会学,社会工作)
劳动与社会保障
120403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文科类
4400
思想政治教育
030503
普通
全日制
4
是
否
否
-
文科类
4400
思想政治教育
030503
普通
全日制
4
是
否
否
-
文科类
-
“地方优师计划”公费师范生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0305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文科类
4400
(中国共产党历史,马克思主义理论)
体育教育
040201
普通
全日制
4
是
否
否
-
文科类
4840
体育教育
040201
普通
全日制
4
是
否
否
-
文科类
-
“地方优师计划”公费师范生
舞蹈编导
130206
普通
全日制
4
否
是
否
-
艺术类
8000
运动训练
040202K
普通
全日制
4
是
否
否
-
文科类
8000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040204K
普通
全日制
4
是
否
否
-
文科类
8000
音乐学
130202
普通
全日制
4
是
是
否
-
艺术类
8800
音乐学
130202
普通
全日制
4
是
是
否
-
艺术类
-
“地方优师计划”公费师范生
音乐表演
130201
普通
全日制
4
否
是
否
-
艺术类
8800
美术学
130401
普通
全日制
4
是
是
否
-
艺术类
8800
美术学
130401
普通
全日制
4
是
是
否
-
艺术类
-
“地方优师计划”公费师范生
视觉传达设计
130502
普通
全日制
4
否
是
否
-
艺术类
8000
环境设计
130503
普通
全日制
4
否
是
否
-
艺术类
8000
绘画
130402
普通
全日制
4
否
是
否
-
艺术类
8000
法语
050204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是
-
文科类
15000
与法国佩皮尼昂大学合作本科教育项目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080601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是
-
理工类
18000
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奥什科什分校合作本科教育项目
体育教育
040201
普通
全日制
4
是
否
是
-
文科类
18000
与白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合作本科教育项目
环境工程
082502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是
-
理工类
18000
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绿湾分校合作本科教育项目
物理学
070201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理工类
5500
(求是拔尖班)
化学
070301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理工类
5500
(求是拔尖班)
数学与应用数学
070101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理工类
5500
(求是拔尖班)
生物技术
071002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理工类
5000
(求是拔尖班)
戏剧影视文学
130304
普通
全日制
4
否
是
否
-
艺术类
8000
广播电视学
050302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文科类
4400
新媒体方向
少数民族预科生升入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理工类
-
少数民族预科生升入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文科类
-
水产养殖学
090601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理工类
5000
双学士学位(与生物技术进行双学士学位培养)
物理学
070201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理工类
5500
双学士学位(与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进行双学士学位培养)
环境工程
082502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理工类
5000
双学士学位(与信息与计算科学进行双学士学位培养)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070503
普通
全日制
4
否
否
否
-
文科类
4400
运动人体科学
040205
普通
全日制
4
是
否
否
-
文科类
4400
优秀新生奖学金·一等
10000元
第一志愿录取,折合成绩排名前三名的学生。
优秀新生奖学金·二等
3500元
依照“按比例分配与统筹兼顾相结合”的原则,我校第一志愿录取的一本新生,按专业人数比例分配,折合成绩排名顺序由高到低奖励。
优秀新生奖学金·三等
1500元
依照“按比例分配与统筹兼顾相结合”的原则,第一志愿录取到该专业,按折合成绩排名进行奖励。(注:体、音、美等特殊专业,按照招生录取办法排名)
忠信德育奖
500元/人
1、品行优良、品德高尚,综合测评中德育测评排名在本专业学生总数的前10%者。2、品德修养、道德行为有突出表现,综合测评总成绩在本专业学生总数的前30%者。3、符合以上条件之一,同时学业成绩无不及格现象。
学习单项竞赛奖
100-1000元
凡在市级以上教育、宣传等行政部门组织的正式学习类竞赛中获得名次者,可以申请学习单项竞赛奖
科技创新单项奖
100-1000元
用于奖励在学术研究、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
艺术展演单项奖
100-1000元
由学校组织,在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文联或者专业艺术协会正式举办的文艺汇演、美术、书法、摄影、演讲等竞赛中获得名次者,均可申请艺术展演单项奖
体育竞赛单项奖
200-1000元
凡在市级以上教育、体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正式体育比赛中获得名次者,或在学校田径运动会上破记录者,均可申请体育竞赛单项奖
国家助学金
1000—3000元
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无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及高消费现象(如添置高档生活、娱乐用品及高档通讯工具等)
国家励志奖学金
5000元
在申请学年的上一学年综合测评成绩和学业成绩排名均在本年级本专业前15%以内
国家奖学金
8000元
在申请学年的上一学年综合测评成绩和学业成绩排名均在本年级本专业前5%以内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贫困补助一等
700元/人
1.我校全日制在校新疆籍少数民族本科生(内高班学生由于享受师范生资助政策,不在此资助范畴内);
2.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思想进步,品德优良,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积极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3.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大学生守则和学校规章制度,助人为乐、生活俭朴,无任何违法违纪现象和其他劣迹行为;
4.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积极参加学校各项集体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
5.家庭经济困难,自立自强。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贫困补助二等
400元/人
1.我校全日制在校新疆籍少数民族本科生(内高班学生由于享受师范生资助政策,不在此资助范畴内);
2.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思想进步,品德优良,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积极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3.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大学生守则和学校规章制度,助人为乐、生活俭朴,无任何违法违纪现象和其他劣迹行为;
4.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积极参加学校各项集体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
5.家庭经济困难,自立自强。
润华奖学金
5000元/人
1.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信念坚定,思想进步,品德优秀,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勤奋刻苦,积极向上,成绩优异,入学成绩在本专业名列前茅。
3. 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大学生守则和学校规章制度,无任何违法违纪现象和其他不良行为。
4. 生活俭朴,无不良消费、过度消费,或与学生身份不相适宜的消费行为。
润华助学金
5000元/人
1.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信念坚定,诚实守信,品德优良,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积极进取,成绩优异,勤奋学习,生活俭朴,自立自强。
3. 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如孤残家庭,建档立卡家庭,烈士、单亲或优抚对象子女,无经济来源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以及其他突发变故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4. 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大学生守则和学校规章制度,无任何违法违纪现象和其他劣迹行为。
叶圣陶奖学金
3000元/人
1.我校全日制本科师范专业学生;
2.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学年综合测评成绩在本专业排名前20%;
3.无不及格、违纪行为;
4.具体标准可见附件2;
5.已参加评选的“叶圣陶奖学金”获得者,今年不能再次参评。
应善良助学金
1500元/人/学期
1.我校全日制本科学生;
2.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思想进步,品德优良;
3.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大学生守则和学校规章制度,助人为乐、生活俭朴,无任何违法违纪现象和其他劣迹行为;
4.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刻苦学习;
5.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农村学生,难以支付最基本的学习生活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