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学院是辽宁省属高校,坐落在依山傍海、历史悠久的辽西重镇 - 锦州市。
学校始建于1951年,1960年升格为本科,定名锦州工学院;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辽宁工学院。在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之前,是辽宁省唯一的省属本科工科院校,1993年被省政府列为重点扶持的四所高校之一。
& nbsp; 学校现有38个本科专业,分属工、理、经、管、文5大学科。有1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在职人员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权,有机械工程、控制工程、材料工程、车辆工程4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材料物理与化学是省级重点学科;汽车材料与工程、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两个实验室是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省级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校设有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土木工程系、艺术设计与建筑系、外语系、数理科学系、文化传播系、社会科学部、体育部等13个本科教学院系(部),并设有研究生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工程训练中心、CAD应用发展中心、国际交流中心、汉语言培训中心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还设有软件学院和工程技术学院(独立学院)。截止2005年6月底,在校本科生9255人,研究生290人,成人脱产班学生567人,留学生7人。合计全日制学生10119人(折合在校生10308人)。形成了以本科生为主,兼有研究生、留学生、继续教育学生,以工学为主,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多科性办学格局。
学校现有教职工1277人,其中专任教师641人,生师比为16.1:1。专任教师中教授69人、副教授257人,高职比为50.86%;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289人,占教师总数的45.09%。教师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省优秀专家2人,省学科带头人2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和千人层次人选7人,辽宁省中青年社会科学人才百人层次3人,学校学科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7人。一批学历高、素质好、后劲十足的人才脱颖而出,形成了一支思想作风过硬、结构比较合理、教学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相对稳定、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明确,一贯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的观念,面向辽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适应社会需求,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实行弹性学制、主辅修制、选课制、导师制、教考分离等制度,2000年被省教育厅列为学分制改革试点,由佟绍成教授主持的《学分制下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辽宁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着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培养和人文、科学素质提高,科学制定或修订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以精品课和优质课建设为主线,加强课程建设,不断推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已建成省级精品课3门,校级精品课15门,并对12门重要基础课实行了课程负责人制度;加强教学管理,强化质量监控,建立了完善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实行学校和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体制,党政一把手为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明确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坚持全方位的教学检查、评教评学、教学督导、教学奖惩、信息收集与反馈和校内教学评估。2002年开始实行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效果良好;重视实践教学,学校设有金工、电工电子、计算机、现代加工4个实训中心和60个教学实验室,55个校外实习基地,基础课实验开出率100%,专业课实验开出率90%以上,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实验课程总数的77.6%。校园网运行良好,已开通教务管理信息平台、网络教学平台、图书资料阅览与查询平台等多个应用系统,目前已有61门课程在网上运行,部分实验课实现网上演示和预约。教师积极投入多媒体课件及网络教学的研究与应用,自制多媒体课件271套,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学时占授课总学时的24.75%;在2005年辽宁省高校多媒体课件大赛中,我校参赛的3件作品分获特等奖、二等奖和优秀奖。以设立创新学分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较早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近三年我校学生参加国家和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大学生英语、“挑战杯”科技作品制作等各类科技竞赛,获省级奖励127项,其中特等奖6项、一等奖27项;获国家级奖励81项,其中数学建模竞赛获国家二等奖3项,英语竞赛获国家特等奖3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23项,电子设计竞赛获国家二等奖1项,所获成绩在省内高校中名列前茅。
学校科技发展势头良好,科研实力不断增强。近三年承担国家级课题16项,省部级课题33项,市级课题169项,纵向科研经费837万元;承担横向科研项目162项,项目经费5517万元。三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579篇,其中71篇被SCI、EI、ISTP检索收录,中文核心期刊发表441篇。出版著作50部。科研成果鉴定11项,获省部级奖励5项,获国家专利4项。钢的成分设计与性能预测、金属熔体外场处理技术、模糊控制理论等项目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合金价电子与成分设计所取得的成果,已被本溪钢铁公司和宝山钢铁公司采用;与企业联合开发的汽车安全气囊、举高消防车等项目,推动了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学校科技的进步,有力地支撑了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十几所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近三年,来我校从事教学、学术交流和访问的国外大学教授、专家200多人次;我校有60多名教师到国外大学进修、访问或学术交流。我校与美国东肯塔基大学、英国龙比亚大学、德国克劳斯达尔大学、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学校之间的交流,从“2+2”办学到教授之间的科研合作,领域不断扩大。2002年到2004年,我校有5项与国外大学合作的科研课题得到国家外专局的经费支助。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学校开放办学和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学校立足发展,抓紧建设,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校园占地597101平方米,生均59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164405平方米,生均16.25平方米;各类功能教室49296.5平方米;百名学生配备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76.2个;百名学生配备教学用计算机22.93台;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6210.34元;生均图书文献78.3册;学生宿舍75381平方米,生均7.45平方米。学校重视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坚持服务教学,丰富文化内涵,着力建设绿色校园,为广大教师和学生营造典雅幽静、整洁规范、安全有序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学校先后被锦州市政府命名为“花园式学校”,“辽宁省绿化先进单位”;2004年被省教育厅授予“依法治校示范校”、“安全文明校园”,被辽宁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教育系统唯一的“文明单位标兵”。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一代又一代辽工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为国家和辽宁地方现代化建设培养出三万多名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新一代辽工人将秉承“砺器悟道”的校训,按照“提高质量,充实内涵,突出特色,加快发展”的办学方略,努力地为把学校建成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多科性大学而奋斗。
批次 | 专业 |
第二批 |
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第三批 |
信息与计算科学
土木工程
视觉传达设计
软件工程
广告学
工商管理
工程管理
车辆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批次 | 专业 |
第二批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第三批 |
通信工程
交通运输
会计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测控技术与仪器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辽宁工业大学2024年招生章程
一、学校自然情况
学校名称:辽宁工业大学
办学地点及校址: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士英街169号
办学类型:普通高等学校(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
办学形式:全日制
主要办学条件:校园占地面积63.6万平方米(约合954.1亩);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4.9平方米;生均宿舍面积9.6平方米;生师比21.3:1;专任教师838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90.7%;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51.7%;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5102.1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7474.1元;图书137.4万册,生均图书68.4册。(办学条件数据以2023年基层统计报表数据为准)
住宿条件:2024级新生宿舍标准有四人间、六人间和八人间,(女寝全部是四人间,男寝有四人间、六人间和少数八人间),由学校统一分配。
二、招生计划安排
学校招生计划分配原则和办法:
学校招生计划依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自身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各省的生源情况,经学校招生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各学科门类的培养规模和专业招生计划。
有语种限制的专业及允许招生的语种:
国际经济与贸易、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根据行业及专业教学要求,入校后外语课程只安排英语教学,非英语语种考生不宜就读。其他专业语种不限。
有男女生比例要求的专业及限制比例:我校招生男女比例不限。
学校招生计划按照省教育厅核准的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执行。
三、专业设置
序号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学制
学习年限(年)
科类1(非高考综合改革省份)
科类2(高考综合改革省份)
授予学位门类
学费(元/年/生)
备注
1
020302
金融工程
4
3—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经济学
5200
2
0204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4
3—8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经济学
5200
3
050303
广告学
4
3—8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文学
4800
4
050304
传播学
4
3—8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文学
4800
5
070102
信息与计算科学
4
3—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理学
5200
6
070302
应用化学
4
3—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7
0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4
3—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8
080203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4
3—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9
080204
机械电子工程
4
3—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10
080206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4
3—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11
080207
车辆工程
4
3—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12
080213T
智能制造工程
4
3—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新增专业
13
080216T
新能源汽车工程
4
3—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14
080219T
应急装备技术与工程
4
3—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15
080301
测控技术与仪器
4
3—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16
080401
材料科学与工程
4
3—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17
080411T
焊接技术与工程
4
3—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18
080414T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4
3—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19
080417T
智能材料与结构
4
3—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新增专业
20
080504T
储能科学与工程
4
3—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新增专业
21
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4
3—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22
080602T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4
3—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23
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
4
3—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24
080703
通信工程
4
3—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25
080801
自动化
4
3—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26
080803T
机器人工程
4
3—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27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
3—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28
080902
软件工程
4
3—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29
080902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4
3—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35000
中外合作办学
30
080905
物联网工程
4
3—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31
080910T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4
3—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32
081001
土木工程
4
3—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33
081002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4
3—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34
081003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4
3—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35
081301
化学工程与工艺
4
3—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36
081301
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合作办学)
4
3—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45000
中外合作办学
37
081306T
化工安全工程
4
3—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38
081801
交通运输
4
3—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39
082501
环境科学与工程
4
3—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40
082801
建筑学
5
4—9
理工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工学
5200
41
120103
工程管理
4
3—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管理学
5200
42
120201K
工商管理
4
3—8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管理学
5200
43
120203K
会计学
4
3—8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管理学
5200
44
120702T
标准化工程
4
3—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管理学
5200
45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4
3—8
艺术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艺术学
10000
46
130503
环境设计
4
3—8
艺术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艺术学
10000
47
130504
产品设计
4
3—8
艺术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艺术学
10000
四、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
本科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颁发辽宁工业大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证书,达到辽宁工业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的颁发辽宁工业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五、收费情况
1、学费和住宿费的收取标准:按照省物价部门批准的标准向学生收费。宿费收取标准:500-1200元/人●年。
2、学费和住宿费的退费办法:
按照辽教发〔2006〕76号文件,学生因故退学或提前结束学业,学校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时间,按月计退剩余的学费和住宿费。
3、奖、助学金具体措施:
奖学金:我校设有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人●年)、省政府奖学金(8000元/人●年)、校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3000元/人●年,二等2000元/人●年,三等500元/人●年)等多项奖励政策和措施,凡我校在籍学生均有资格获得奖学金。
助学金:学校设立了国家助学金(国家一等助学金4400元/人●年,国家二等助学金2750元/人●年),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学校设立了“筑梦”助学金和临时性困难补助,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突发性临时性困难;并设立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和支持学生开展勤工助学活动,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勤工助学获得资助。
学校各类奖助学金评比完毕后,由各学院负责公示,学生处负责审核,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
六、国际交流与合作
经教育部批准,我校与俄罗斯皮亚季戈尔斯克国立大学合作举办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希腊帕特雷大学合作举办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在本校同批次录取。
1、与俄罗斯皮亚季戈尔斯克国立大学合作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项目采取“4+0”办学模式,在辽宁工业大学完成全部课程且修满规定学分,成绩合格,符合毕业及授予学位条件,可获得辽宁工业大学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
2、与希腊帕特雷大学合作举办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项目采取“4+0”办学模式,在辽宁工业大学学习4年,完成全部课程且修满规定学分,成绩合格,符合毕业及授予学位条件,可获得辽宁工业大学授予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以及帕特雷大学授予的学士学位证书。
七、录取办法
1、投档比例:
按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我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为100%。
2、身体健康状况要求:
按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3、院校志愿及录取:
我校执行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统一规定的批次设置以及投档原则。实行高考改革省份,各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以各省教育招生考试部门及学校官方网站公告为准。辽宁省2024年实行“3+1+2”模式新高考,专业按物理学科类、历史学科类分列招生计划,分别投档录取。
4、对高考加分考生的处理:
在录取中执行省招考委关于高考加分的规定。
5、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方法:
1)学校没有专业级差,严格按照分数优先原则录取。
考生投档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依次按数学、语文、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录取。若考生排序仍相同,将由学校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依据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或相关科目成绩等因素进行择优录取。
2)录取到我校少数民族预科班的学生,录取时不分专业,学校根据预科阶段的综合成绩,结合学生的专业志愿情况,第二年到学校本部时再分专业。
3)艺术类专业招生原则:
我校艺术类专业成绩承认各省美术与设计类统考成绩。
(1)高考改革省份录取原则及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方法按照各省高考政策执行。
(2)非高考改革省份录取原则及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方法:
录取原则:进档考生按照综合成绩录取,综合成绩=高考文化课成绩(含高考加分)/2+专业成绩(综合成绩保留1位小数)。
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方法:所有艺术类专业均实行“分数优先”办法录取。考生综合成绩相同时,依次按专业课成绩、外语、语文、数学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录取。若考生排序仍相同,将由学校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依据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或相关科目成绩等因素进行择优录取。
八、联系电话、网址
联系电话:0416-4198703
学校网址:https://www.lnut.edu.cn/
微信公众平台:辽宁工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微信号:lgdzs10154)
辽宁工业大学
2024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