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咨询: 0552-3177008 |
邮箱地址: bbxyzb@163.com |
联系地址: 安徽省蚌埠市曹山路1866号 |
官网地址:
http://zhaoban.bbc.edu.cn/
|
隶属于: 安徽省 |
重点学科: 暂无信息 |
硕士点: |
博士点: |
院士人数: 暂无信息 学生人数: 1万~2万人 |
占地面积: 1128 亩 |
创建时间: 1976年 |
国家学科: -- 个
国家实验室:-- 个 |
蚌埠学院于 2007 年 3 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 学校编号 11305 ), 由办学历史近 30 年的蚌埠高等专科学校、蚌埠教育学院、蚌埠职工大学合并组建,是一所以工为主,工学、人文学科、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型普通本科院校。
2004 年 5 月国家教育部批准在三校合并的基础上筹建蚌埠学院。 学院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 关于 “ 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校园规划和建设, 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实现三所院校的实质性融合,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着力增强学校的科研能力、提高学术水平,争取尽快达到国家规定的有关本科学校的设置标准 ” 的要求,认真落实国家教育部专家组、省教育厅专家组的指导意见,全面贯彻 “ 以筹促建、重在建设 ” 的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推进新校区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各项工作都取得积极进展。 2006 年 12 月国家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对学院筹建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全面评估。 2007 年 1 月 29 日,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五届一次会议全票通过了蚌埠学院正式建校。
蚌埠学院占地 80 公顷,其中新校区 65 公顷,坐落于蚌埠大学园区内,东靠建设中的京沪高铁蚌埠站,南倚芦山,西临龙子湖,北接安徽财经大学和蚌埠医学院,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按照本科院校标准,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生态性要求和 1 万名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一次规划、分期建设。蚌埠学院新校区已建校舍 23 万平方米,现有实验室 17 个大类、97 个分室,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 4400 多万元;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达到 3000 座;馆藏纸质图书 58 万册,电子图书 25 万册,共计完成投资 4 亿元。学院现有专任教师 498 名,2007 年度省级教学名师(本科部分)1 人,副高以上教师 153 名,博士、硕士学位教师 231 名,另有在读硕士、博士 124 人,非教师系列高级职称29人。学院设有淮河文化研究中心、复杂系统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写作研究所、金工实习工厂、食品加工实习工厂等机构。
学院目前有机械与电子工程系、食品与生物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艺术设计系、经济与管理系、外语系、教育系、理学系、音乐与舞蹈系、体育部和人文社科部 11 个教学系部。学院现已招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艺术设计、汉语言文学、市场营销、音乐学、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化学、交通运输、数学及应用数学、英语13 个本科专业。另有省教育厅批准设置的新增本科专业 7 个。 现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艺术设计、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化学、市场营销、电子信息工程等本科专业。同时开设模具设计与制造、食品营养与检测、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保险实务、环境艺术设计、汽车运用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 46 个专科专业。目前,学院在册学生 16000 多名,其中全日制普通在校生 8500 余名。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发展与培养人才的两大基本功能,学院积极发挥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加强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结合。近几年 , 学院共承担省级科研项目 53 项,与有关企业签定在研项目 19 项,发表论文约 600 篇,发明专利 3 项,省级本科精品课程 1 门,合作共建省级本科精品课程 6 门,省级专科精品课程 3 门,获各类奖项 90 项。 蚌埠学院一直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利用国际教育资源,先后有日本、德国、法国、美国、韩国等国外籍教师多人来蚌埠学院访问、讲学或短期工作。利用日本政府低息贷款 11 亿日元,进行有关实验室建设和人员培训。
蚌埠学院是一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校,目前学院正在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力争在学科专业结构、教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提升学院总体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
批次 | 专业 |
第三批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
批次 | 专业 |
第一批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市场营销
食品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环境设计 |
蚌埠学院2024年本科招生章程
一、学校名称:蚌埠学院
二、办学层次:本科
三、办学类型:公办普通本科高校
四、学校地址:安徽省蚌埠市曹山路1866号
五、录取规则及要求
(一)录取规则
录取工作依据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24〕2号)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委员会有关政策及规定实施。坚持公开程序、公平竞争、公正选拔、择优录取的原则。
(二)录取要求
1.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尊重志愿的原则,将进档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照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顺序依次录取,即第一专业志愿无法满足的,依次录取进第二、第三等专业志愿。如投档成绩相同时,按各省(区、市)确定的平行志愿投档同分排序规则进行排序录取。若考生分数未达到填报的所有专业录取分数,在专业服从调剂的情况下,学校根据考试成绩将其调剂到专业志愿投档数不足的专业,不服从专业调剂或未能调剂的考生,作退档处理。
2.录取时,无男女比例限制。
3.我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以各省级招生部门公布为准。
4.艺术类专业使用生源所在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的专业统考成绩,按生源所在省份的艺术类招生录取规则执行。
5.报考英语专业只招英语语种。
6.除报考英语专业外,对报考我校的考生高考外语语种不作限定,但学生进校后学校均以英语安排外语课程教学。
7.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按生源地省(直辖市、自治区) 招生办公室的规定执行,但录取进专业时以实考分为准。
8.历届生的录取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招生办公室的有关规定办理,和应届生一视同仁。
9.体检要求,执行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其有关补充规定执行。对考生体检表进行审核,对于体检不合格考生,不予录取;对于专业限报的考生,不能录取到限报专业。
10.新生报到入学后,学校将进行复查。经复查不合格者,学校将视不同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发现弄虚作假者,即取消其入学资格,并报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公室。
11.为激励广大同学勤奋学习,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积极开辟绿色通道,采取了国家奖助学金、安徽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校内助学金、学校奖学金、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等多渠道、多元化的资助办法。
六、颁发证书 学校名称为蚌埠学院,学历证书种类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种类为学士学位证书。
七、收费项目及标准
按照皖发改价费〔2021〕348号文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收费标准如有变更,以省学费审定部门核准的最新收费标准执行。
八、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52-3177008,0552-3177533
九、本章程由校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
本专科 |
专业名称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招生人数 |
选科要求 |
学费 |
2025 | 本科 |
0H生物制药 |
475 | 247646 |
5 | 物理和化学 |
4900 |
2025 | 本科 |
1Q广播电视编导 |
501 | 184448 |
15 | 不限 |
8000 |
2024 | 本科 |
15生物制药 |
468 | 258911 |
5 | 物理和化学 |
4900 |
2024 | 本科 |
54广播电视编导 |
496 | 188342 |
15 | 不限 |
8000 |
2023 | 本科 |
【15】生物制药 |
490 | 190445 |
5 | 化学 |
4900 |
2022 | 本科 |
生物制药 |
483 | 188847 |
5 | 化学 |
|
序号 |
专业名称 |
选课要求 |
招生计划数 |
本专科 |
1 |
0H生物制药 |
物理和化学 |
5 |
本科 |
2 |
1Q广播电视编导 |
不限 |
15 |
本科 |
国家奖学金
8000元/人/年
1、评定范围为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
2、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测评应在参评学生中居前列。
国家励志奖学金
5000元/人/年
1、评定范围为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 2、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测评应在评选范围内的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学生中居前列,且考试考查课程(含选修课程)没有不及格科目。
国家助学金
3000元/人/年
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
校内一等助学金
1500元
(一)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二)农村低保家庭学生;
(三)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
(四)孤残学生、烈士子女;
(五)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的学生;
(六)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家庭被当地政府列为特困户或重点优抚对象的学生;
(七)其他原因造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
校内二等助学金
1000元
(一)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二)农村低保家庭学生;
(三)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
(四)孤残学生、烈士子女;
(五)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的学生;
(六)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家庭被当地政府列为特困户或重点优抚对象的学生;
(七)其他原因造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
校内三等助学金
500元
(一)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二)农村低保家庭学生;
(三)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
(四)孤残学生、烈士子女;
(五)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的学生;
(六)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家庭被当地政府列为特困户或重点优抚对象的学生;
(七)其他原因造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
临时困难补助
500元
学生申请临时性补助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家庭遭受重大自然灾害;
2、父母一方或双方突遭重伤、致残或死亡;
3、本人患严重疾病,医药费个人支出3000元以上或住院治疗1个月以上;
4、因其他特殊原因影响学生正常完成学业的。
优秀学生一等奖奖学金
1000元/年
优秀学生二等奖奖学金
500元/年
优秀学生三等奖奖学金
300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