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咨询: 028-62332777,028-62332555 |
邮箱地址: abtuzb@163.com |
联系地址: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水磨镇 |
官网地址:
http://zs.abtu.edu.cn/
http://www.abtu.edu.cn/
|
隶属于: 四川省 |
重点学科: 暂无信息 |
硕士点: |
博士点: |
院士人数: 暂无信息 学生人数: 6千8百人 |
占地面积: 1024 亩 |
创建时间: 1938年 |
国家学科: -- 个
国家实验室:-- 个 |
学校渊源于1938年的茂县简易乡村师范学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阿坝师范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阿坝师范学院,属四川省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建校37年来,学校发扬“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的阿师精神,秉承“德才兼备 智慧永恒”的校训,坚持“重内涵 强质量 创特色 铸精品”的办学理念和“质量立校 人才强校 特色兴校 创新固校”的发展理念,构建了 师范教育和应用技术教育交融渗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建成富有民族特色、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普通师范本科学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坐落于被联合国评为“灾后重建最佳范例”的长寿之乡、国家5A级风景区汶川县水磨镇,距成都市区60余公里,东距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世界自然遗产青城山20余公里 ,西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余公里,紧邻三江生态旅游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学校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是四川省园林式校园,是莘莘学子求学深造的理想场所。
学校先后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表彰的“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改委、解放军总政治部表彰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先进集体”。学校是四川省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四川省餐饮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系教育部中央教科所艺术教育中心艺术教育实验基地和副理事长单位,四川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国家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认证项目培训基地。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024亩,建筑面积约22.60万平方米,现开设有文、理、工、管、法、艺术、教育、历史8个学科门类40多个本、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专科学生6867人,有15个教学系(部)、2个研究所、12个非实体性科研机构和1个艺术团。现有专任教师405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教师158人,正高级职称教师38人(其中教授32人,其他系列6人),分布在8个学科门类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195人,另有51位专任教师具有硕士学位。
学校馆藏纸质图书95.86万册,建有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教学用计算机1518台,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座位6991座,校内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实验室48个,校内实训基地3个、实训室72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000余万元。学校积极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办学,建有教师教育实验区6个、校外专业实习实训基地68个,托管普通中学1所、小学1所、幼儿园1所。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现建有省级科研创新团队2个、校级科研团队7个、实体性研究机构2个、非实体性科研机构12个。近五年来,学校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其中委托项目1项、子课题2项)、主持教育部社科规划和四川省社科规划、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等各类省级项目24项,厅州级科研项目152项、校级科研项目403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2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650余篇,64篇被EI、SCI、ISTP(CPCI)收录;出版教材、专著85部,45项成果获国家相关部委、省级、厅州级奖励,8项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学校坚持“传承 创新 特色 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着力营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搭建校园文化建设平台,努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1年,学校荣获四川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和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2013年学校荣获四川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0年—2014年8月,学校学生参加省级以上专业技能竞赛成绩突出,共获得国际性奖项3项,全国性奖项53项,全省性奖项78项。
学校在服务地方和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工作中成绩突出。近5年来,学校教师承担各类横向科研课题6项;学校与汶川县、黑水县等建立了县校合作关系,承担了阿坝州的教育人才、管理干部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学校积极推广藏羌文化,以藏羌歌舞文化为题材创作的民族组舞、民族歌曲作品,在国际性、国家性、全省性比赛中屡创佳绩,受到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的一致好评;在全国排舞运动推广中心创编拍摄完成并于2014年通过国际认证的5首原创排舞曲目中,有3首来自我校;以羌族释比文化研究、藏族祥巴(版画)创作、大型羌族情景诗画乐舞“云朵萨朗姐”为代表的系列成果不断涌现,奠定了学校在藏羌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优势地位。
目前,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和谐,朝气蓬勃,正在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以教师教育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富有民族特色、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普通师范本科学院而奋斗。
阿坝师范学院2024年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学校全称阿坝师范学院,英文译名为ABATEACHERSCOLLEGE,学校代码为10646。第二条学校地址四川省汶川县水磨镇漩三路32号。第三条学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公办本科学校。学校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兼有普通专科、成人本专科教育。第四条我校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在校修读期间,修完教学计划所列课程并经考试(考核)成绩合格,颁发阿坝师范学院毕业证书;本科毕业生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授予阿坝师范学院学士学位证书。第五条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接受纪检部门、新闻媒体和考生及其家长的监督,学校纪委电话:028-62332717。
第二章
组织机构第六条学校设立招生委员会,负责研究制定学校招生工作制度。学校招生委员会由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教学指导委员会部分成员组成。第七条学校设立招生录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招生录取工作。学校招生录取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招生工作的校领导与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第八条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是组织和实施学校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负责学校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招生与录取日常工作。第九条学校设立招生录取工作信访组,负责监督招生录取工作,切实维护考生合法权益。
第三章
招生计划第十条学校招生计划制定以社会人才需求、学校发展规划和办学条件为主要依据,统筹考虑各省(市、区)高考人数和毕业生就业等因素编制学校招生计划。第十一条学校招生计划经教育部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向社会公布。第十二条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招生工作通知要求,学校预留计划不超过本科计划1%,学校承诺预留计划将严格按照录取规则使用。
第四章
招生录取第十三条按照“学校负责,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监督”的工作模式,择优录取学生。录取工作在各省(市、区)招生主管部门领导下,实行远程网上录取。第十四条学校认可国家和各省(市、区)规定的加、降分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和各省(市、区)规定的加、降分政策作为投档成绩进行录取。第十五条学校英语专业只招收英语类考生,其它各专业不限外语语种。学校公共外语课程原则上为英语教学。第十六条普通类专业录取规则:学校执行“专业志愿优先”的录取原则,不设专业级差。根据考生专业志愿顺序,按照投档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按照考生成绩从高到低的原则调剂到其他未满额的专业;若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作退档处理。第十七条艺术体育类专业录取规则:学校艺术体育类四川省外按照生源所在地政策录取;四川省内,艺术类专业按学生综合成绩从高到低的原则录取,体育类考生文化和专业成绩达到省控制线后,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的原则录取。第十八条我校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要求严格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新生入学时,学校将进行身份复核,在3个月内对考生进行复查,经复查确认为不合格者,学校将根据教育部和四川省教育厅相关规定取消入学资格。第十九条学校对实行“平行志愿”的省(市、区)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未实行“平行志愿”的省(市、区)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
第五章
收费标准及其它第二十条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标准严格按照省发展改革委、教育厅、财政厅、省市场监管局有关政策执行。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按照规定的项目,坚持学生自愿、不得营利的原则收取。第二十一条学校已形成以助学贷款为基本渠道、以奖(助)学金为激励(帮助)方式、以勤工助学为重要手段、以困难补助为辅助措施等系列学生资助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第六章
招生咨询及录取信息查询第二十二条学校将招生录取结果及时公布在阿坝师范学院招生信息网,并提供考生录取信息查询。第二十三条招生录取信息查询方式:1.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网址:https://www.sceea.cn/2.阿坝师范学院招生信息网址:http://zs.abtu.edu.cn/ 3.联系方式:电 话:028-62332777 邮 箱:abtuzb@163.com
第七章
附则第二十四条本章程由阿坝师范学院招生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第二十五条本章程若与国家和四川省的政策、规定不一致,以国家和四川省的政策、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