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咨询: 0432-63083056,0432-63086679 |
邮箱地址: 0 |
联系地址: 主校区: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承德街(路)45号,双吉校区:吉林省吉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双吉街 |
官网地址:
http://www.jlict.edu.cn/
|
隶属于: 吉林省 |
重点学科: 暂无信息 |
硕士点: 121个 |
博士点: 2个 |
院士人数: 暂无信息 学生人数: 1万~2万人 |
占地面积: -- 亩 |
创建时间: |
国家学科: -- 个
国家实验室:-- 个 |
吉林化工学院建校于1958年,地处中国雾凇冰雪名城—吉林市。坐落在龙潭山下,松花江畔。夏日,山青水碧,景色秀丽;冬季,寒江雪柳,玉树琼花,是求学治学的好地方。学校以本科工程教育为主,发展研究生教育,面向全国招生。50多年来,培养了数万名高中级技术及管理人才,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经过50余年的发展,今天的吉林化工学院已经发展成为产学研结合特色鲜明,化工优势突出,工、理、经、管 、文、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大学。2007年,学校获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2009年,学校被确定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学校现占地面积66.6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联合培养研究生万余人。学校现设有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体育教学部、信息中心、分析测试中心、成人教育学院13个教学(院、部、中心)单位。学校在6大学科门类开设了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生物工程、轻化工程、材料化学、油气储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业设计、工业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给水排水工程、药物制剂、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安全工程、制药工程、应用化学、化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英语、日语等34个本科专业。学校拥有2个国家特色专业,4个省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重点建设实验教学中心、大学生创新实践示范基地,吉林省石油化工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国家CAD培训中心等10个教学科研平台。拥有省级精品课程3门、优秀课程40门。
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培养了一批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有专任教师4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0多人;具有博士、硕士硕士学位的教师近300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9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吉林省高级专家、新世纪优秀人才、省部级拔尖创新人才、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吉林省教学名师等20余人,教育部化学与化工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人,博士、硕士生导师40余人。
近年来,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多功能的教学楼、图书馆,设备先进的化工实验大楼、语音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中心、网络教育中心,设施齐全的体育运动场所,温馨舒适的现代化学生公寓,质优价廉、品种繁多、风味齐全的学生食堂,充分保证了人才培养的需要。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学院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工程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创业型现代工程师,形成了“校企合作,育人成才”鲜明的办学特色,积聚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几代化院人用心血和实践凝成的“严谨、勤奋、求实、进取”的校训和打造大学生“德育品牌”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激励着学子们不断奋力拼搏,开拓创新。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声誉好。学生考研率接近13%,有的专业高达37%。近年来,国家和教育部教指委教研立项13项,省部级教研立项47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大学生参加国家、省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械设计创新大赛、广告艺术大赛、程序大赛等共取得国家级奖项28项、省级奖项293项。 2004年,勇夺吉林省大学生电子竞赛最高奖“赛搏杯”;2006年,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二等奖5个,竞赛成绩位居吉林省高校前列。
科技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几年来,学校确立了与石化企业建立紧密型产学研关系为基础,以为老工业基地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为重点,全面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整体思路。采取全方位调研、重大产业化项目开发和员工培训等措施,积极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学校先后与吉林市人民政府、中油吉林石化公司、中油吉化公司等签署了经济、文化、教育、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
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11项,省级项目104项,支配科研经费1.32亿元。有116项科研成果得到转化,412项成果被采用,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14亿元。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28项,其他科技奖52项。发表学术论文2116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2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40项,出版著作和教材127部。
学院积极面向世界,扩大交流,先后与日本、韩国、乌克兰、美国等国外的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交流、讲学和科研合作关系。经常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院讲学,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教学水平的提高,科研实力的增强,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实力,扩大了学院社会美誉度。近年来,学院曾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科教文体卫先进工会、吉林省模范集体、吉林省县域经济校企合作先进单位、吉林省振兴老工业基地先进单位、吉林省 “高校为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服务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吉林省文明单位等称号。
学院第五次党代会提出:到2015年,将学校建成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结构合理,部分学科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的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建成以工程应用研究为重点的综合科研能力较强的科学研究基地;建成化工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省属工科大学。
阔步前行的吉林化工学院,同新世纪喷薄的日出一起走向辉煌。
批次 | 专业 |
第一批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制药工程 |
第二批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化学
环境工程 |
批次 | 专业 |
第一批 |
自动化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第二批 |
应用化学
轻化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吉林化工学院2024年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规范学校2024年招生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章程。第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我校2024年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科层次招生工作。第三条 学校全称:吉林化工学院办学类型:公办普通本科学校层 次:本科第四条 吉林化工学院龙潭校区: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铁东街道化院社区承德街45号;吉林化工学院双吉校区:吉林省吉林市吉林经济开发区双吉街道双飞社区民航路与前丰路交汇处西行200米;吉林化工学院丰满校区: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石井街道江炼社区联油路48号。
第二章
学费标准第五条 学费收取标准专业名称层次学费标准(生/学年/元)安全工程本科5400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5940材料化学本科5400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5940材料物理本科5400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5940车辆工程本科5400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5400电子信息工程本科5940飞行器动力工程本科5400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本科5400飞行器制造工程本科5400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5940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5940工业工程本科5400工业设计本科5400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本科5940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5940环境工程本科5940环境科学本科5400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594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5400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5400轻化工程本科5940生物工程本科5400生物制药本科5400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5400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5400油气储运工程本科5400制药工程本科5940智能装备与系统本科5400自动化本科5940工程管理本科4800会计学本科5280市场营销本科4800物流工程本科4800物流管理本科480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4800信息资源管理本科4800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5280金融工程本科4800化学本科5500化学测量学与技术本科5000能源化学本科5000生物技术本科5000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5500应用化学本科5500应用物理学本科5000日语本科4600英语本科4600药物制剂本科5600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本科6200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本科26000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本科26000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合作办学)本科26000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本科26000
第三章
学历证书颁发第六条 学生在学校规定学习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成绩合格,达到学校毕业要求的,学校准予毕业。本科毕业生由吉林化工学院颁发国家规定的本科毕业证书。高职毕业生由吉林化工学院颁发国家规定的专科(高职)毕业证书。
第四章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及有关程序第七条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内容我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勤工助学和“绿色通道”等内容。此外我校校内资助还设立了校内奖学金和助学金。第八条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申请程序入学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向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入学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家庭经济困难认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第五章
录取说明第九条 专业培养对外语的要求我校英语专业只招英语考生,其它专业不限外语语种。第十条 批准的招收男女生比例的要求各专业男女不限。第十一条 经批准的身体及健康状况要求执行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订并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相关补充规定。第十二条 录取规则1.录取原则:录取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2.调档比例:在高考成绩达到同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严格按照各省(区、市)规定的比例调阅考生档案。3.加减分优惠政策:在录取专业时以各省实际投档成绩为准,学校认可教育部和相关省(区、市)各种增加分数投档优惠政策和降低分数投档照顾政策。4.院校志愿:在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区、市),按“成绩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录取;在实行按顺序志愿投档的省(区、市),学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录取非一志愿考生。5.专业录取:根据考生投档成绩和所报专业顺序划分专业,实行“分数优先”录取原则,即在德、体等条件合格的前提下,将考生按投档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排序,从高到低按考生所报专业依次录取,专业志愿之间不设分数级差。6.投档分数相同考生的专业安排:文理科按各自科目顺序比对分数,分数高者优先安排专业。理科科目顺序为数学、外语、理科综合、语文;文科科目顺序为语文、外语、文科综合、数学。7.专业调剂:当考生所报专业志愿均不能录取时,如考生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分数优先的原则,将其调剂到未完成录取计划的专业。若不服从专业调剂或服从调剂但不符合未录满专业录取要求的考生,则作退档处理。8.实行高考改革省(区、市)的录取,按照该省(区、市)公布的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执行。对投档分数相同考生的专业安排,按数学、外语、语文、综合(选考科目中单科最高成绩、选考科目中单科次高成绩,或首选科目单科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最高成绩)为顺序,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录取。9.中外合作办学:我校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合作办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录取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业志愿的考生,不进行调剂。第十三条 联系方式联系电话:0432-63083056,63086679学校网址:www.jlict.edu.cn通讯地址: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承德街45号联系部门:招生就业处第十四条 此章程由学校负责解释,本章程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招生政策执行。
学习优秀奖学金一等奖
600元/人/学期
本科生:学习平均成绩在专业排名前 2%且 83分以上
高职生:学习平均成绩在专业排名前 2%且 70分以上
学习优秀奖学金二等奖
400元/人/学期
本科生:学习平均成绩在专业排名前 8%且 80分以上
高职生:学习平均成绩在专业排名前 8%且 70分以上
学习优秀奖学金三等奖
200元/人/学期
本科生:学习平均成绩在 75分以上
高职生:学习平均成绩在 70分以上
省政府奖学金
4000
禾风奖学金
2000
禾风助学金
1000
科技活动奖学金一等
300~500元
在全国性科技学术活动或学习竞赛中获奖,或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科技活动奖学金二等奖
100~300元
在省部级科技学术活动或学习竞赛中获奖
科技活动奖学金三等奖
100元
在校级科技学术活动或学习竞赛(经学生工作部(处)和团委认定的科技竞赛活动)中获奖
社会工作奖学金一等奖
600元/人/学期
本科生:学习平均成绩在 80分以上
高职生:学习平均成绩在 70分以上
社会工作奖学金二等奖
400元/人/学期
本科生:学习平均成绩在 75分以上
高职生:学习平均成绩在 70分以上
社会工作奖学金三等奖
200元/人/学期
本科生:学习平均成绩在 70分以上
高职生:学习平均成绩在 70分以上
奋进奖学金
400/人/年
学习态度端正,刻苦努力,成绩优良,无不及格现象,遵守校规校纪,认真参加勤工助学劳动的经济特困学生。此项奖学金与学习优秀奖学金不兼得。
精神文明奖学金
200~500元/人/年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热心公益事业等方面,有突出的表现,为学校争得荣誉者
体育活动优秀奖学金
100~500元
1. 在省部级及以上正式体育比赛中获得前三名(集体项目的主力队员,非主力队员降一级奖励),奖励金额 100-500元/队(人);获四至六名者,奖励金额 100-300元/队(人)。
在校级正式体育比赛中破校记录者奖励 100-200元/队(人)。学年内同时获得多项成绩的,以一项昀好成绩参评。
2. 积极组织学校的各种学生体育健身活动,为学生体育健身活动做出突出贡献的学生,奖励金额 100元/人•学年,按不多于参评人数的 2%评选。此项奖学金与社会工作优秀奖学金不兼得。
文艺活动优秀奖学金
100~500元
1. 在学生文艺活动中,积极组织并参加各类学生文艺活动,对校园文化、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学生,给予 100元/人•学年的奖励,按不多于参评人数的 1%评选。此项奖学金与社会工作优秀奖学金不兼得。
2. 在学校组织的校级文艺比赛和学校组织参加的省市及全国的文艺比赛中获奖,为学校争得荣誉的学生(集体项目为主创人员或主要出演人员)给予 100-500元/组(人)•学年的奖励。
社会实践优秀奖学金
200元/人/年
评奖资格为在社会实践小分队、义务劳动、军训、完成重大活动任务等各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为学校争得荣誉的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活动有明显效果并提交有价值的调查报告,或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社会实践文章的学生
优良学风班
200元
1. 有较强的凝聚力。全班已经形成一个团结友爱、积极进取的集体,形成一种思想进步,弘扬正气的班风。班级有创优计划及实施措施,个人有努力目标及行动。积极参加校、分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全班表现突出。
2. 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的学习态度,严明的学习纪律。全班同学要树立为祖国、为人民努力学习的目的;认真对待每一个学习环节,基本做到“五无”、“三按时”,即上课无迟到早退、无旷课、无扰乱课堂秩序行为、无抄袭作业、无考试作弊;按时到校报到注册,按时完成各阶段的学习任务,按时参加考试和补考。在此基础上,自觉遵守和维护校园秩序。
3. 有明显的学习效果。全班同学的平均成绩较高或有明显进步;外语成绩良好,四级统考一次通过率高于校平均通过率(六级通过率作为参考);其中,本科在校学生全班不及格率一般低于 2%,高职学生全班不及格率一般低于 6%.
4. 有课外学习和研究小组。低年级成立课外学习小组,互帮互学,效果明显;高年级成立课外科技小组,在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或本专业课题的研究上有一定成绩;全班同学计算机应用水平高,经常开展各种有利于学风建设的活动。
5. 课外活动及文明校园建设等活动中有突出表现。全班同学积极参加早操和课外活动,早操出勤率高于 95%,宿舍达标率高于 90%,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先进班集体
500元
于学年内同时获得优秀团支部和优良学风班称号的学生班级